林语堂(1895—1976)
文化大师,作家,以英文书写而扬名海内外,四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
林语堂旅居美国数十年,骨子里仍是传统的中国文人,其作品无不体现着儒释道三者的结合,传达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气质和情怀。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 《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京华烟云》《风声鹤唳》《苏东坡传》《武则天正传》等。
苏东坡以其天纵之资,纵横于儒、释、道之间,在诗、词、文、书、画方面皆登峰造极,另辟新界。他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备,在慈善事业和公立医院领域首开世界先河,堪比和煦春阳,带给世界无尽生机和温暖。只因襟怀苍生,而使其生活寄于风雨,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早已没入历史的尘埃,而他所代表的伟大人格与社会良心,直至今天仍熠熠生辉。
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性格鲜明,形象饱满,可亲可敬,跃然纸上,堪称人世间最完美的理想人格。
1. 初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约在1997年,当时读的是上海书店1989年的繁体竖排本。后来买过五、六个不同版本,其中中文的大都是张振玉译本,英文的有美国John Day公司的原版,也有外研社的引进版。有些朋友知道我喜欢这书,又送我几个不同版本。最近读的宋碧云译本《苏东坡传》...
评分1936年,林语堂在美国准备着手开始写一部有关苏东坡的传记。后来他用英文完成了《苏东坡传》,英文名字为《The Gay Genius》。无论是“放任的天才”也好,还是“同志天才”,这都已经不重要了,在整本书里看到是一种充满无法抵达的无力感的仰望和倾慕。林语堂自己都在讲:“知...
评分1. 初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约在1997年,当时读的是上海书店1989年的繁体竖排本。后来买过五、六个不同版本,其中中文的大都是张振玉译本,英文的有美国John Day公司的原版,也有外研社的引进版。有些朋友知道我喜欢这书,又送我几个不同版本。最近读的宋碧云译本《苏东坡传》...
评分 评分《苏东坡传》或许是林语堂先生最富盛名的作品,没有之一。 但是于我而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我当然知道这件作品林先生是用全英语写的,再翻译成中文,就算译者再如何高明,到底也只是“二传手”。 但是如果仅仅是翻译的问题,我是绝不可能给这本书打这个分数的。 总觉得作...
林语堂到底是文人,这本传记的主观表达是如此明显,对王安石可谓极尽笔诛,偏偏他对苏东坡毕生的书写又是以政治为脉络的,以致于我一度在阅读时始终保持距离。老实说,读起来没什么快感,林先生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有的地方也占了太大篇幅。。此书应为改名——东坡:我挚爱的精神领袖与杰出文人
评分林语堂到底是文人,这本传记的主观表达是如此明显,对王安石可谓极尽笔诛,偏偏他对苏东坡毕生的书写又是以政治为脉络的,以致于我一度在阅读时始终保持距离。老实说,读起来没什么快感,林先生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有的地方也占了太大篇幅。。此书应为改名——东坡:我挚爱的精神领袖与杰出文人
评分林语堂先生的名气来源于给外国人讲中国,他的英文散文可能很好,但中国人了解中国更可读另几位先生的。
评分林语堂到底是文人,这本传记的主观表达是如此明显,对王安石可谓极尽笔诛,偏偏他对苏东坡毕生的书写又是以政治为脉络的,以致于我一度在阅读时始终保持距离。老实说,读起来没什么快感,林先生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有的地方也占了太大篇幅。。此书应为改名——东坡:我挚爱的精神领袖与杰出文人
评分综合评分:7.5分。可以一阅。整体而言,看这本书的感受像是在一条灵动的河上行船,大体平静的旅程因不时的起伏而变得有趣。适合对苏东坡感兴趣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