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〇年,斯坦贝克眼见消费主义对美国集体价值的侵害,决定迈开发痒的双脚,重新认识祖国与同胞。他开着与唐吉诃德坐骑同名的特制露营车“驽辛难得”,在一条重视外表、善于外交、懦弱又善解人意的法国鬈毛狗查理的陪伴下,从美国东北部缅因州的最北角旅行到西部加利福尼亚州的蒙特利半岛。他穿梭在州际公路和乡间小路上,与卡车司机和老朋友一起用餐,拜访各大都市与壮丽的原野,自由自在地与路上的陌生人闲聊。斯坦贝克以幽默而略带疑虑的眼光观察美国和美国人,他看到的是一个孤寂、物产丰盛,但充满单一看法的个人的国度。
约翰‧斯坦贝克
John Steinbeck,1902-1968
出生在加州的沙林纳斯,成长于距太平洋海岸二十五英里的农地沃谷。河谷海岸都是他最杰出的小说中的场景,他熟悉社会底层的人们,许多作品都以他们为主人公,表现底层人的善良、质朴的品格,创造了“斯坦贝克式的英雄”形象。他的小说将写实风格与幻想风格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后来的美国文学,尤其是西部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代表作品有小说《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珍珠》、《伊甸之东》、《烦恼的冬天》等。他于一九六二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横越美国》 第一次读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作为一名当代美国作家,他的名气远不如海明威,福克纳等人响当当,在中国尤为如此,未读他的书时,我并不知道这名作家,当知道《愤怒的葡萄》一书出自他手,才知道,他也创造过某种文化符号和流行用语。他也是1962年的诺贝尔获奖者...
评分《横越美国》 第一次读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作为一名当代美国作家,他的名气远不如海明威,福克纳等人响当当,在中国尤为如此,未读他的书时,我并不知道这名作家,当知道《愤怒的葡萄》一书出自他手,才知道,他也创造过某种文化符号和流行用语。他也是1962年的诺贝尔获奖者...
评分看作家写游记显然不是为了攻略,重要的是他们的所思所想,对当时见闻的记录,以及见闻促发的思考。无论看斯坦贝克还是狄更斯还是村上春树还是毛姆,都是这个目的,有人说全是议论很无聊,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特有的看法,蠢是蠢得来! 有很多地方很有共鸣。比如开篇...
评分杰•帕里尼 美国文学史上,鲜少有像斯坦贝克这样的作家,固执地关切自己国家的特质与命运。惠特曼1曾在《草叶集》(Leaves of Grass)中说,“美国在本质上就是一首伟大的诗篇。”斯坦贝克一定也相信这句话;从第一本小说选集《天堂牧场》之后,斯坦贝克在一部部的著作中,...
评分重庆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世界游记经典著作。美国6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斯坦贝克有两本书入选了这个系列,包括《俄罗斯纪行》和本书。 作者在功成名就,年近六十,并多年旅居欧洲之后,想再次(或者最终?)感受一下真实而博大的美国。于是他自驾车于62年带着自家的老狗查理,踏...
20世纪60世纪的横越美国的旅行。书不是很好读,因为太不熟悉美国的地理。可能,作者的目标人群就是美国人,而不是以现在世界读者的角度。美国人应该会读起来很有味道吧,但是还是有很多的有意思的细节,比如那些酒鬼猎人,还有露宿的种种~~
评分3.5☆ 个别地方还挺有意思的,我也真心好想旅游啊,云游四方,吃喝玩乐,将所有的烦恼置之度外。『一堆堆成山的粪便,还有粪便山上一片片的苍蝇。查理像个进到法国香水店里的美国女人,狂喜地到处嗅。我无法批评他的品味;青菜萝卜各有所爱。』『突然间,我想到那片山谷中的火鸡,心中质疑着我凭什么认为火鸡愚蠢。至少,它们有一样东西比我们强;它们还蛮好吃的。』
评分3.5。老派,冗长中偶发亮点的旅途文字记录。作者58岁独自携狗上路,2年后写出本书、同年获诺奖,8年后应该是死而无憾了。
评分1962年的作品,作者带着他的狗查理,开着改造好的房车大卡车,从长岛到纽约州向北到缅因州,从北部由东到西沿路穿过各州到加州,再从西到南回到家。内容不是很多,也没什么特别的内容,有点流水
评分看将近六十年前的游记,实在是有点无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