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1903-1987)
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尤以散文创作最为突出,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有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文艺批评专著《浪漫的与古典的》,以及散文《雅舍小品》《雅舍谈吃》《雅舍随笔》《雅舍杂文》《雅舍忆旧》《雅舍遗珠》等。
其散文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时而流连于衣食住行,时而沉醉于琴棋书画,有时天文地理,有时人情世故。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简洁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以及一种积极温暖的情味。及至晚年,他的文章更添温婉、平实之感。冰心曾这样评价梁实秋:“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我的朋友,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本书全面收录了梁实秋关于美食的文章,其中既有酒楼饭庄的招牌菜,也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和家常菜。梁先生自嘲嘴馋,一生未能忘情于诗酒,即使身居台湾,仍对老北京的美味念念不忘。《雅舍谈吃》不仅写出了舌尖上的味道,也呈现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底蕴,更融入了作者对故乡的浓浓情意。
食物,不只是果腹之物,也不只代表着地域文化,更承载着人们对于岁月对于故土的集体记忆。飘香的菜品,远去的叫卖声,有家的味道,有故乡的影子,每每读来心头总会泛起涟漪,触动心底那永远不会淡去的亲情和乡情。
年少时代,最讨厌看的就是散文,因为那时候只看到散文的散,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对当初热衷的小说渐渐失去兴趣,看起了散文,而且爱不释手,尤其是一些生活气息浓厚的散文。 梁先生是写散文的大家,清新隽永,让人不知不觉沉醉在文中,似乎又回到那个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时代,...
评分八月有桂,满城浮香,虽寓居城市,也可不时偶遇,撩云之气从公园、路边花池或者某个院落飘溢而出,不见花枝、只闻异香。不禁想起梁实秋先生《雅舍谈吃》之中讲到,桂花煮栗子正是路边小店的无上佳品。 饮食是生活之大“要”,隋代《食经》、宋代《食珍录》、元代《饮...
评分 评分吃好吃的容易,写好吃的难,文采不高,见识不广,顶多写成赵珩那样。人之差距有如此,不服不行。 贴一段《馋》: 北平人馋,可是也没听说与谁真个馋死,或是为了馋而倾家荡产。大抵好吃的东西都有个季节,逢时按节的享受一番,会因自然调节而不逾矩。开春...
评分在飞机上阅读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原是种折磨。起床后尚未果腹的我,饥肠辘辘,脑里却因文字而闪过千变万化的美食:烤鸭、水晶虾饼、酸梅汤、核桃腰、鸡、鸭、牛、猪.......用书中原话所描述,则是“馋虫直挠嗓子”,不由得暗感后悔。直至飞机餐奉上,不由分说大快朵颐,连...
吃货必读!铁锅蛋听起来好好吃!
评分最恨作者那句“记忆中多么美好,可以现在不是那个味道”了,呜呜呜我也想吃正阳楼的原味儿啊。
评分有趣有趣~
评分小时候跟着妈妈一起看的,那时候就觉得很有意思
评分最恨作者那句“记忆中多么美好,可以现在不是那个味道”了,呜呜呜我也想吃正阳楼的原味儿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