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經熊(John C.H.Wu , 1899~1986),浙江寜波人。1921年,獲美國密歇根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之後曾在巴黎大學、柏林大學、哈佛大學等著名學府從事哲學和法學研究。1924年迴國,在東吳大學任教,1927年任上海特區法院法官、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1928年任立法委員、司法院法官,1929年任上海特區法院院長,1933年任立法院憲法草案起草委員會副委員長,1945年任國民黨第六屆候補中央執委,1946年任中華民國駐教廷公使、製憲國民大會代錶等。1966年移居颱灣,1986年2月6日在颱北逝世。
吳經熊曾於1935年創辦英文月刊《天下》(T’IEN HSIA MONTHLY),在上麵他發錶瞭大量關於法律、宗教、哲學、文化、人生等方麵的感想和見解。他的著作涉及法學、唐詩、禪宗、基督教靈修學等方麵,有《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三度論》《施塔姆勒及其批評者》《法學文選》《法律哲學研究》《聖詠譯義》《哲學與文化》《內心悅樂之源泉》《唐詩四季》等。他曾用最典雅的古文翻譯《新約》(《新經全集》)。
吳經熊是現代中國政治和法學界頗有影響的天主教學者,更是一位跨越東西方文明的奇纔。本書是他的自傳,原用英文撰寫,於1951年在夏威夷完稿,在紐約初版,此後先後被譯為法文、葡萄牙文、荷蘭文、德文、韓文齣版。
在本書中,吳經熊以一種信仰的虔誠敘述瞭其對基督宗教的體驗、見證,亦以一種比較的視域論及其對儒傢、佛教、道教和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中國精神之真諦精髓的體會、見解。他以一種靈性自白的筆觸描述瞭其人生經曆及宗教皈依的心路曆程,文筆優美典雅,多有驚人之見和神來之筆,堪稱中國現代基督宗教靈修文學傑作。
本书是吴经熊先生的自传,也是他皈依基督教的灵魂之旅。然而,先生将书命名为“超越东西方”,则显然藏有深意。 我不否认,书中大量关于作者自身的灵修体验和宗教情感令我这样未受洗礼的异教徒不能完全理解。然而作者在书中关于中国人儒释道宗教情怀的阐释(集中...
評分《超越东西方》 宗教与思想之探,必须潜入人之深蕴的精神世界。宗教生活表达了人的精神生命,其向往和追求乃是对某种精神信念的拥有和奉献。因此,认识宗教,就应认识人的内在体验和灵性经验;了解信仰,就应了解宗教信仰者的心路历程。丰富的宗教生活为其精神哲学和灵修...
評分吴经熊是个令我佩服的人物。他用英文写成的《超越东西方》,其实更像是他的自传。结果书的后面建议上架为宗教科学。当然了,在我国的话,只要跟宗教有关的都是宗教科学类,这毫无疑问。 对于宗教,我总是不能信仰。大学的时候老是有外国留学生乐意担当传教士的角色,那个叫Kell...
評分吴经熊是个令我佩服的人物。他用英文写成的《超越东西方》,其实更像是他的自传。结果书的后面建议上架为宗教科学。当然了,在我国的话,只要跟宗教有关的都是宗教科学类,这毫无疑问。 对于宗教,我总是不能信仰。大学的时候老是有外国留学生乐意担当传教士的角色,那个叫Kell...
評分柴静《看见》里曾经引用过这本书里的一段话,大概是说人的一生会扮演很多的角色,只有扮演法官时才是法官,每次给他们量刑时心里都不想这么做,可是没办法现在的角色是一个法官。当我看到这段话是感触颇深,我们每一个活在世上都扮演着很多角色,或好或坏,很多时候做事会和本...
吳經熊先生一生的靈性自白,在先生優美動人英文自述的字裏行間,我作為讀者看到的是一位謙遜儒者走嚮皈依,一個心性天真的孩童重歸於父,一個自小尋覓母愛的兒子終尋得仁慈的母親。難得的是,吳經熊先生專注於迴憶自己靈性生活的成長、積纍與轉變,跳脫於單一時間綫的人生閱曆迴憶,使得整個迴顧呈現齣溫情又雅緻的麵貌,讀起來既感動又有趣。
评分一般。
评分會上蹭看的,突然想到:基督教的良民,內心秩序太好,不能齣偉大的文學,俺們無宗教感的民族,多齣美感和智力的文學,認真有宗教追求,而在現實的磨盤中無法調諧的,纔齣真正嚇死讀者的偉大的看不下去的作品吧(騎兵軍、老陀、好奇理想主義知識青年齣身老乾部的沉默背後有什麼)
评分就 現世代的人與東方傳統文化相隔太遠 之間的斷裂太深 沒有經受舊文化最後的餘光 不太能理解他對傳統文化的感悟 後麵的心路曆程很動人 “這國太苦瞭 醒來的人要彼此相愛”
评分這本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自傳,如作者所說,是他皈依宗教的心靈曆程。文中多有精彩高妙之論,但宗教和哲學討論如此多,這並不是我所擅長的。不過總算領教瞭一下這位中國最拿得齣手的法律學人的風采和氣息,一位充滿愛和善的上主的赤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