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颱灣颱南人,1951年生。1969年颱南一中畢業後就讀颱灣大學,參加颱大學生保釣運動、校園民主抗爭與民族主義論戰。1973年颱大哲學係畢業,正值哲學係動蕩之鞦。1975年退伍後赴美留學,改讀計算機碩士.並在計算機網絡公司工作。1988年迴到颱灣,進入資訊工業策進會,負責大型信息係統之網絡規劃設計。

現從事寫作,著有《揚帆吧!雪梨》(聯經,1999)、《青春之歌:追憶一九七○年代颱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聯經,2001)、《踏著李奧帕德的足跡——海外觀鳥行蹤》(允晨,2002)、《荒島遺事——一個左翼青年在綠島的自我追尋》(印刻,2005)、《百年離亂——兩岸斷裂曆史中的一些摸索》(颱社,2006)、《母親的六十年洋裁歲月》(印刻,2010)、《尋找大範男孩》(印刻,2012)等。其他文字散見《思想》、《印刻》、《颱灣社會研究》等刊物。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鄭鴻生
出品人:
頁數:403
译者:
出版時間:2013-8
價格:49.00
裝幀:
isbn號碼:9787108043467
叢書系列:鄭鴻生作品
圖書標籤:
  • 颱灣 
  • 曆史 
  • 鄭鴻生 
  • 颱灣左翼 
  • 迴憶錄 
  • 颱灣史 
  • 左翼 
  • 革命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描述1970年代颱灣的左翼青年,因為追求個人自由與思想解放結閤,並豪氣十足地衝撞瞭當時的黨國體製,終而在改造社會的過程中也改變瞭自己人生的曆程。

這群年輕人原本分處各地,一場高中生的南北串聯把他們趣味相投、年輕熱情的心連到瞭一起。而後,因為保釣運動的刺激,他們興起瞭追求社會正義與民族解放的單純理想。然而卻也牽動瞭一場思想論戰——民族主義論戰,並引起安全相關單位的注意而引發颱大哲學係事件。

本書記述他們的情誼,和那個在苦悶中仍然充滿改革希望的年代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本书副标题为台湾左翼青年的火年华,然而,更精准的限定,似乎应该是台湾亲中左翼知识分子的火年华。 作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读于台湾大学哲学系,书中出现的人物,即以台大哲学系学生为中心的知识青年,日后大半成为台湾政治和思想精英,稍微熟悉台湾信息,即能知道其人的...  

評分

本书副标题为台湾左翼青年的火年华,然而,更精准的限定,似乎应该是台湾亲中左翼知识分子的火年华。 作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读于台湾大学哲学系,书中出现的人物,即以台大哲学系学生为中心的知识青年,日后大半成为台湾政治和思想精英,稍微熟悉台湾信息,即能知道其人的...  

評分

鄭鴻生的名字,最初在《台灣社會研究》這本雜誌上看到,他是很活躍的作者,而《臺社》是公認的台灣左派刊物,聲望崇高。鄭的文章,最令我感興趣的就是那篇如何重做中國人,一度引發購買他的《百年離亂》的興趣,可惜總是缺貨。 在胡思二手書店看到這本《青春之歌》,講述後...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錢永祥的那篇《跋》值得人一讀再讀。可是,風流總是被雨打風吹去,作者赴國外讀書前,在鬱悶的牌局中聽到友人一句:喂,你齣去可要為我們哲學係爭一口氣,令人動容。

评分

颱大七十年代左翼運動紀事。

评分

掩捲唯長歎。如今臺灣社會的脈絡、種種問題由此書所寫的70年代便已開始。

评分

錢永祥在跋中提前屠格涅夫在哈姆雷特和堂吉訶德之間的對照,得齣反抗的可能性可能在年輕時鬥士一般的率真,和麵對問題時的遊移不定。所以反抗不是目的性行動。

评分

70年代初的颱灣青年麵對的是思想的大斷裂,殷海光已逝,陳映真入獄,左右兩路都喑啞無聲。在保釣運動、颱大學生民主運動、民族主義論爭、日殖時期左翼思想再發現(楊逵)中,樸素的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國際主義思潮都逐漸發育,卻又在威權政治的乾預下迅速歸於沉寂。這個颱灣思想界的短暫春天,孕育瞭一代熱情如火,而又堅韌自省的知識分子。70年代初是在颱灣思想史上被忽略的年代,值得我們一再探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