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小说《镜花缘》(1828),字面初看有种虚无感,正如小说中百花仙子说道:“设或无缘”,“岂非‘镜花水月’,终虚所望么?”无论是“镜花”,还是“缘”都是可望难即之事,小说以此为名,多少透出一丝可遇难求的哀婉之情。不过,小说的细部,或者说从阅读体验来讲,情节亦...
评分白话小说《镜花缘》(1828),字面初看有种虚无感,正如小说中百花仙子说道:“设或无缘”,“岂非‘镜花水月’,终虚所望么?”无论是“镜花”,还是“缘”都是可望难即之事,小说以此为名,多少透出一丝可遇难求的哀婉之情。不过,小说的细部,或者说从阅读体验来讲,情节亦...
评分白话小说《镜花缘》(1828),字面初看有种虚无感,正如小说中百花仙子说道:“设或无缘”,“岂非‘镜花水月’,终虚所望么?”无论是“镜花”,还是“缘”都是可望难即之事,小说以此为名,多少透出一丝可遇难求的哀婉之情。不过,小说的细部,或者说从阅读体验来讲,情节亦...
评分白话小说《镜花缘》(1828),字面初看有种虚无感,正如小说中百花仙子说道:“设或无缘”,“岂非‘镜花水月’,终虚所望么?”无论是“镜花”,还是“缘”都是可望难即之事,小说以此为名,多少透出一丝可遇难求的哀婉之情。不过,小说的细部,或者说从阅读体验来讲,情节亦...
评分白话小说《镜花缘》(1828),字面初看有种虚无感,正如小说中百花仙子说道:“设或无缘”,“岂非‘镜花水月’,终虚所望么?”无论是“镜花”,还是“缘”都是可望难即之事,小说以此为名,多少透出一丝可遇难求的哀婉之情。不过,小说的细部,或者说从阅读体验来讲,情节亦...
有人诟病李汝珍卖弄才学,我却很喜欢他这种性子。“以小说见才学”不见有任何讨好的意味,自顾自为,自己开心就好。应该有受《红楼梦》的影响,但曹雪芹是“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然闺阁本自历历有人……和李汝珍“哀群芳之不幸,因笔志之”不同的是,(前半部分)他写女子都是只言片语,而神话传说颇多。但无一处无来历,阔以和西方文学中的神做一哈对比。 为女子作传的本意是好的,也别致新颖,这点可以联系袁枚的女弟子们以及当时的闺阁风气。只是书中的女子共同点多,而独到之处少,人物刻画欠妥。
评分海外游历太精彩了。
评分有点无聊
评分前半部分读着挺有趣的,但是后半部分感觉废话太多,卖弄文采。
评分p7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