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曉陽:著名戰地記者、文化學者。1993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199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文化地理學碩士學位。1994-1995年在南京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中美中心學習一年。2001-2002年在美國夏威夷大學東西方中心學習一年。1992年曆時40天重走絲綢之 路。1993年用一個月的時間深入秦巴山區考察文化景觀。1999年1月入藏采訪兩個月,從此和西藏結下瞭不瞭情緣。
已經齣版的著作包括《北極首航》(上海三聯書店1999)、《關於自然與人的對話》(四川人民齣版社2000)、《在耶路撒冷的日子裏》(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2003)、《為曆史流淚——親曆戰後伊拉剋》(中信齣版社2005)、《與倉央嘉措一起修行》(華夏齣版社2011)、《微觀西藏》(商務印書館2012)等。
★最美的上師,最詩意的智慧,最深情的澆灌
★以齣世之智慧,明世間之情感
世界上最好的道理,就是一個人走過的路和他活齣的人生。
如果他剛好是法相莊嚴俊美,又有詩意的智慧、傳奇跌宕身世的聖域之王倉央嘉措,那這個道理,就是他用齣世者的眼光望著俗世時顯露齣的智慧。
如果嚮我們傳達這一智慧的作者,又剛好是一位在伊拉剋的巴格達經受過戰火、在耶路撒冷見證過巴以最激烈的衝突,去過北極,重走過“絲綢之路”,內心有過深度掙紮和痛苦、最後又歸於寜靜的人,那我們讀這本書,得到的就是雙重智慧,擺脫浮躁心境、迴歸心靈安寜的雙重通道。
讀倉央嘉措,我們讀的不僅僅是詩歌,更是他走過的路和他活齣的人生,以及他用齣世者的智慧解世情之種種。
我自己最早知道仓央嘉措,是在学生时代。那时从一本已经忘记名字的书里得到的印象,仓央嘉措是一位英俊潇洒、白天住在布达拉宫、夜晚偷偷溜到拉萨市井秘会情人的风流活佛。直到后来我亲往仓央嘉措留下足迹的地方寻访,并多方参阅历史资料,我才发现这一印象的荒诞和浅薄...
評分仓央嘉措这个名字是和情诗紧紧连一起,在我曾经的想象里,仓央嘉措是个行吟诗人的形象,贫穷却深得女性的青睐。直到几年前,在又一波的仓央嘉措热中,我才又惊又不愉快地发现,原来仓央嘉措是活佛,并且身世悲凉,在西藏统治阶层的政治斗争中,屡屡被利用,被废黜,以致不知...
評分西藏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块神秘的领地,我对她的印象大都来自于影视书籍中的画面和描述,摔跤、草原、牧民、哈达。西藏牧民大都热情好客,天真质朴。布达拉宫虽然在小学里就学过,但只知道建筑雄伟壮观,是西藏人民朝圣的地方,但具体都有谁曾经住在里面,发生了什么,...
評分谈起仓央嘉措,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是——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最初读到这些时深深为之打动,淳朴的朦胧情愫像乳酪融化般滴落心间,将我麻木的被人情世故尘封已久的心再次变得如初入人世的孩童般柔软。 一位多情的活佛,这是我对仓央嘉措最初的...
評分三百年后,作者聂晓阳与仓央嘉措的重逢,让他决定写下这本书《红尘中最美的重逢》。是不是这也是几世的情缘得以体现的一种方式?时隔三百年多年,作者能根据流传的仓央嘉措的诗歌,能通过实地走访,走近仓央嘉措,把一个真实的活佛再现在我们读者面前,改变了现今人们眼中的情...
可做藏傳佛教啓濛,去瞭兩次藏區後纔在門外看到一點點一點點一點點光。
评分倉央嘉措,那個曾經以為世間最美的情郎,卻不過是佛陀最虔誠的信徒…15坐床,23廢黜,放棄所有名利,假薨於世間,權當一次又一次的修行。至此,以最卑微信徒的名義,遊走於世間,普渡眾生…如此這般看得開放得下,纔成就瞭追認的殊榮,也成就瞭曆史上最有名的達賴…
评分佛教本來就是追求快樂的宗教。佛教認為,人生多苦,所以要勇敢而富有智慧地拋棄世俗的羈絆,追求可持續的、脫離輪迴的終極快樂……
评分可做藏傳佛教啓濛,去瞭兩次藏區後纔在門外看到一點點一點點一點點光。
评分還沒讀完 挺好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