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泽,艺术家,从艺30年。1999年的摄影《静物》、《人体》系列,阐释了“关于摄影二维平面的伪空间问题”。近年主要对“关于无意义视觉形式的价值判断”进行验证。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由美国摄影家罗伯特•赫希(Robert Hirschzh)撰写的摄影史《摄影传(第4版)》(2013年11月出版发行)主编。
寇秀兰,作家,对中国古典诗词及小说有独到见解,著有《词的故事》、《微观红楼》、《大力神•赋》等,新作《诗说》即将出版。本书内文图片文字均由寇秀兰先生撰写。
黄以明,书法家、艺术评论家、诗人。开创自然精神学术思想的领袖。曾出版诗集《空间》,主编中国当代思想档案《思潮》。
“国民性”长期以来被等同于柏扬〈丑陋的中国人〉所谈到的民族劣根性。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中国人不仅仅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上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同时即便在边远的、还不富裕的地区,中国人仍然以特有的精神品德创造着生活中的奇迹。人们从新发现自己,发现民族精神之特质,重建民族精神之自信。本书作者用平和的文字,客观冷静的影像,展示现代中国城市与乡村人的精神风貌。
文如其人 作为读者,面对宗泽的这本《国民性》立即产生亲近感。张张黑白照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熟悉的画面。宗泽用相机定格了这些我们习惯到已经忽视、视而无睹的画面。画面被宗泽的相机激活了,生发了强烈的冲击力!刺激了我深藏于心的情感和想象。我猜,不少读者...
评分《国民性》此书,是宗泽大师拍的当代国民性,是国民性的一个横断面。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路走来,其所有的纵向历史也都编码在他现实的DNA中。每一张图片,都沉积着历史的尘埃,泛演着文化的土息,而且也在昭示着未来。 有人问宗泽先生此书的读者对象谁是,我代...
评分用图像解读国民性是作者的一个创举。细读每幅图,浮想联翩,似乎捕捉不住拍摄者的思绪,对自己的读图能力产生了怀疑。不过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客观性,——不喜不忧、不褒不贬,不时有些小幽默;但没有强烈地要告诉你什么,要批判什么。忽然觉得,我们的国民性恰恰如此。经常感到...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国民性》是颇为引人瞩目的。一看到这本书的书名,马上让我想到了柏扬在《丑陋的中国人》中对中国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当然对中国人民族性格或国民性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据一些史料记载,对此最早进行直接研究的是一位名为A.H.史密斯的美国传教士。他曾经于...
评分读了您的文章,很是感动。我看到《国民性》的读者真是了不起。读的这么认真,看法又是这么真挚。再一次相信,文字是写给读者的,他们才是真正的评委。 国民性里的图片,暴露了国人的生存环境,这是不同于以往其他任何影像类书籍的。我的文字,也意图将一些东西尽量不动声色地写...
如果照片不够好,讲再多背后的故事都没意思。
评分我承认,我不懂得摄影艺术,所以我不太看得进去。
评分我承认,我不懂得摄影艺术,所以我不太看得进去。
评分在图书馆被书名吸引了,今天停电的几个小时把它看完。看完之后对内容没有什么感觉,照片也挺普通的,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各种景象,只是我们没有记录。
评分花了3个小时读完,感觉不到实质内容。图片和文字不搭,很别扭,反倒感觉序言写的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