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

审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

卡夫卡(Kafka,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同梵高一样,卡夫卡是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出了大名的人。他的一生并没有什么传奇经历,按部就班地上学和工作,只是挤出晚上睡觉的时间写作。

他生前只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弥留之际嘱托好友焚毁所有手稿。而友人惜才,并未遵守诺言,将他的作品整理出版,引发了世界文坛的大震动。其中又以长篇小说《审判》《城堡》,中篇小说《变形记》,短篇小说《判决》《乡村医生》等为世人讨论最多。爱因斯坦听闻卡夫卡的名声,翻开他的小说后却表示:“这反常得让我看不下去,人类的大脑还没有这么复杂。”

文学对于卡夫卡来说,从不是谋生手段,也不是兴趣爱好,诚如他自己所说:“我不是对文学感兴趣,而是我本身就由文学构成,我不是别的什么,也不可能是别的什么。”

译者

钱满素,哈佛大学美国文明史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华清,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专门从事翻译工作,善于将非常难以驾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译成外文,代表译著有《我的父亲邓小平》《随园食单》《上海宝贝》等。

出版者: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奥地利] 弗朗茨·卡夫卡
出品人:
页数:222
译者:钱满素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875656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卡夫卡 
  • 小说 
  • 法律 
  • 弗朗茨·卡夫卡 
  • 经典 
  • 外国文学 
  • 奥地利文学 
  • 奥地利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审判》中,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为一整年。

约瑟夫·K在30岁生日的当天上午被捕,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失去人身自由,只是需要定期接受审判;31岁生日的前夜,K再次被捕,而这次他被秘密杀害了。在这一年当中,没有人告诉他犯了什么罪,他也自问无罪,但是只要审判没有结束,他就不得不为了案子四处奔走。他从律师、法院画师、神父等人那里得到了许多有关法院和法律的信息,然而K知道的越多,反倒越加困顿、无助,直至一把尖刀刺入他的心脏,审判落幕。

《审判》是法学博士出身的卡夫卡*为著名的长篇小说,也是最难懂的一部小说。哲学家怀特海德曾给予它高度赞誉:“所有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的注脚;同样可以说,所有西方法律的论述都不过是卡夫卡的注脚。”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卡夫卡的荒诞感并不是来自世界本身的存在方式,而是非常私人的他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对峙关系。卡夫卡是个非常敏感又懦弱的人。在他大部分小说里存在的只有“我”和外部世界的那个力量。其它角色都只是外部力量的一部分。他既无勇气对抗也无能力讨好这个力量。剩下的只能是无止境...  

评分

一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 ——读卡夫卡《审判》 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的《审判》期待已久,之前读过各种其他的版本,重温经典也是一种美妙的回忆。我喜欢卡夫卡,非常喜欢。若问理由,因为他不搞愚民谎言文学,就这一点足够伟大。 拿到书...  

评分

我不知道自己用什么样的毅力坚持读完了卡夫卡的《审判》。我总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没有希望没有合法性更让人不能忍受的事了。但是我却足足忍了三天。头疼欲裂,昏昏沉沉。 我不相信成功学,想想那些市场上的成堆的成功学书籍,都是小编辑坐在电脑前吃着泡面编出来的...  

评分

之前读曹庸译本的《审判》两遍,孙坤荣译本的《诉讼》一遍。 虽然现在觉得《诉讼》这个译名可能更贴切,但是就译本内容而言,最喜欢曹庸的翻译。 《诉讼》是我最喜欢的卡夫卡作品。十年前第一次读他的短篇《变形记》,没有任何感觉,又过了两年,第一次读《城堡》,只是觉...  

评分

之前读曹庸译本的《审判》两遍,孙坤荣译本的《诉讼》一遍。 虽然现在觉得《诉讼》这个译名可能更贴切,但是就译本内容而言,最喜欢曹庸的翻译。 《诉讼》是我最喜欢的卡夫卡作品。十年前第一次读他的短篇《变形记》,没有任何感觉,又过了两年,第一次读《城堡》,只是觉...  

用户评价

评分

卡夫卡牛逼

评分

原来卡夫卡是法学博士,所以文章才可以这么写。最后章,教士解答了主角和读者的疑问,法律的疑问在继续,人生的疑问刚刚开启。

评分

没读完,给五星是因为作品和作者的名气。之前有评论说这是卡夫卡最难懂的作品,开始看并不觉得文字晦涩,到看到一半都还没搞懂故事进行到此时究竟要表达什么,最终放弃。

评分

教堂的那一章精彩绝伦,电影般的即视感。司法系统犹如流水线,每个公职人员都只是其中一环,仅仅知道本环节的流程。最后,神父说“他不明了法的内部,他只知道通向法的道路。”这句话用来形容k和守门人都没有毛病了。一方低估这个系统的可怕性,一方像个提线木偶一样做着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这样糊里糊涂,才最后造成了k的悲剧吧。

评分

现代性主题,福柯、鲍曼和戈夫曼的交汇点。反复出现的意象:楼梯与阁楼、闷热窒息的空气、女人、窗户、门、光线和位置变化、模糊的身影,在守门人的寓言中得到诠释:审判就是求见法的通道。从打开法的大门那一刻起审判就已经开始进行,无时无刻不在渗透、包裹和挤压着一个人的全部生活和精神,直到失去人格与生命的那一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