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朝光,1958年出生,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复旦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自1984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现为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华民国史,尤着力于民国政治史和民国电影史的研究。著有《中华民国史》第4、11卷(中华书局2011年版),《中国近代通史》第6、10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945-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等学术著作,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电影艺术》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近百篇。
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欣赏的愉悦和无限的欢乐,而又因其表现方式的直观性、形象性、真实性、丰富性,使其对观众有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从而引发对这种影响力的正面或负面的效应评判,乃至最终产生对电影进行不同形式检查的制度实践。本书研究的主题,正是电影检查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与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相对应,电影检查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其产生背景和表现形式与其他电影大国相比,有同有异,而其最具“特色”的方面,是对电影道德题材表现的关注、对武侠神怪影片的严厉查禁以及对外国“辱华”影片的高度敏感,这些都是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现实和近代以来的特殊环境密切相关的,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讨论。
19世纪末,电影诞生后就出现在中国上海。但这门新兴的表演艺术在中国大规模投入商业播映,并掀起社会影响力,则要延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当时,美国已形成了以好莱坞为中心的电影产业中心,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电影制度等三大制度渐趋成型。这使得美国的电影制...
评分19世纪末,电影诞生后就出现在中国上海。但这门新兴的表演艺术在中国大规模投入商业播映,并掀起社会影响力,则要延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当时,美国已形成了以好莱坞为中心的电影产业中心,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电影制度等三大制度渐趋成型。这使得美国的电影制...
评分19世纪末,电影诞生后就出现在中国上海。但这门新兴的表演艺术在中国大规模投入商业播映,并掀起社会影响力,则要延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当时,美国已形成了以好莱坞为中心的电影产业中心,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电影制度等三大制度渐趋成型。这使得美国的电影制...
评分19世纪末,电影诞生后就出现在中国上海。但这门新兴的表演艺术在中国大规模投入商业播映,并掀起社会影响力,则要延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当时,美国已形成了以好莱坞为中心的电影产业中心,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电影制度等三大制度渐趋成型。这使得美国的电影制...
评分19世纪末,电影诞生后就出现在中国上海。但这门新兴的表演艺术在中国大规模投入商业播映,并掀起社会影响力,则要延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当时,美国已形成了以好莱坞为中心的电影产业中心,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电影制度等三大制度渐趋成型。这使得美国的电影制...
民国广电总局把主要审核精力放在反武侠、神魔片上,不务正业!!!
评分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研究。很有意思。
评分无论如何,与好莱坞的电影经验相比,中国电影检查法的诞生显然过早了些。虽然好菜坞那部著名的《海斯法典》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就担负着管理电影内容与社会伦理冲突的重任,但它只是一部行业范围内的带有宗教色彩的规范手册,最终要受到法律的监督。
评分汪汪没想到汪朝光还做这个
评分汪氏此书 确为拓荒之作 以往电影史研究 往往循文学史路径 单纯影片罗列 汪氏另辟蹊径 考察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的来龙去脉 钩沉相关史实 从20年代末教育部、内政部的电检会 到之后党务部门的介入 再到最后抗战及战后的流变与结束 勾勒出了电影检查应社会风气而生 为维社会风化、避封建迷信 但其对现实主义的倡导 又进而促使了左翼电影的兴起 使得不得不加强意识形态的管控 而地方、国外影片的多重维度 也让人见识到了电检的复杂面相 但不足亦有 该书基本止于史实叙述 对于电检制度提炼不足 以及中央地方之间的关系 检查与公司的博弈等等虽有提及 但仍待开掘 同时视野仍可放大 电检制度的变化 可以作为国民政府党务与行政互动的一个注脚 另对于抵制外国电影 似乎对其实借民族主义以行利益争夺之事 注意不够 可为今后努力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