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補

資治通鑑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人,齣生於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傢、文學傢、史學傢。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瞭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生平著作甚多。

鬍三省(1230-1302),字身之,颱州寜海(今浙江寜海)人。中國宋元之際史學傢。南宋理宗寶佑年間進士。曆任縣令、府學教授等職。應賈似道召,從軍至蕪湖,屢有建言,賈似道專橫不用。後隱居不仕。自寶佑四年(1256)開始專心著述《資治通鑒廣注》,至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完成《資治通鑒音注》二百九十四捲及《釋文辯誤》十二捲,對《通鑒》作校勘、考證、解釋,對《釋文》作辯誤,並對史事有所評論。

嚴衍(1575-1645),字永思,號午亭,彆號拙道人,南直隸蘇州府嘉定(今屬上海)人。明萬曆年間秀纔。為人剛直,一生未仕。隱居教授,各地名士前來從學者百餘人。好學不倦,治學嚴謹。尤精於史學,潛心研究,緻力編撰,曆三十餘年,作《資治通鑒補》,為《資治通鑒》拾遺補缺,刊正疏誤,理亂刪復。

王伯祥(1890-1975),名鍾麒,字伯祥,五十歲以後以字行,彆號碧莊、容叟、巽齋、容安等,江蘇蘇州人。現代文史研究傢。曾在教廈門集美學校、北京大學中文係、上海商務印書館、開明書店任職。解放後到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即現在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任研究員。齣版《史記選》,曾標點《四庫全書總目》等。著作甚豐。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宋]司馬光編集,[元]鬍三省音注,[明]嚴衍補,王伯祥斷句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1-1
價格:18000.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109515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資治通鑒 
  • 司馬溫公 
  • 史學 
  • 古籍 
  • 古典 
  • 中國曆史 
  • 資治通鑒補 
  • 計劃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明代史學傢嚴衍,字永思,一字午庭,號拙道人,又號招道人,嘉定(今屬上海)人。生於明萬曆三年(一五七五),卒於南明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一六四五),享年七十有一。他一生潛心治史,尤嗜《通鑒》,自四十一歲起,「肆力於司馬公《通鑒》全書。怒而讀之,躍然喜矣;憂而讀之,欣然樂矣;躁而讀之,悠然恬矣。寜或有終日不食之時,未有終食不讀之時也」(嚴衍《資治通鑒補自序》)。沉潛既久,漸發覺《通鑒》之不足,認為宋代司馬光因側重於「資治」而略於其他史實,遂與學生談允厚,「積三十餘年風雨晦明,竭耳目心思,忘飢渴寒暑,廣求四部七録之繁浩,旁參二氏百傢之異同,上下於一韆三百八十年之見聞,摩對於一十七史之記載,以校正此一書」(許自俊《資治通鑒補序》),為《通鑒》作補。嚴衍所補,一則正《通鑒》之誤,如係年舛訛;再則補史事之缺;三則為大量人物增補簡明小傳,要言不煩,渾然一體;且態度審慎,實事求是。書中凡補正文,皆列入「〔 〕」內,比較醒目;補注亦另加標識,清楚可判。《資治通鑒補》完成後,曾長時間未被重視,乾隆朝修《四庫全書》,此書亦未被收入;其時雖賴有錢大昕推崇,始漸為世人所重,卻依然隻有鈔本傳世;直到鹹豐元年(一八五一),始由江夏童和豫聚珍排印百餘部,惜流傳不廣,知之者尠。至光緒二年(一八七六),武進盛氏思補樓據童本校訂付梓,此書纔稍得流傳。近代學者王伯祥先生亦重視《資治通鑒補》,曾於一九六○—一九六三年及一九七二年兩次校讀此書,不僅對全書文字施以句讀,還對書中之缺漏、訛誤等進行補正。由於盛氏思補樓本印製較粗,補文所加「〔 〕」符號亦多有缺漏或模糊,在本書影印製版之前,王伯祥先生之子湜華先生將之與我局標點本《資治通鑒》核校一過,對缺漏或模糊處予以補正或描修。對盛氏思補樓本所做之補漏、校正,凡屬王伯祥先生批改者,一仍其舊;偶有不易分辨者,則在相應位置標以「△」符號,以示誤之所在。凡屬王湜華先生補正者,則在其修訂之處或原本點校有疑義之處標以「△」符號,並在書眉上予以注明,以示區彆。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