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福斯特(1879—1970)
英国小说家、散文家。1912和1922年先后游历印度。福斯特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人文主义在20世纪的反映。他擅长以英国风俗小说的传统手法,讽刺、批评英国社会,往往相信实现“爱的原则”后社会矛盾可以和解。著有《霍华德庄园》《印度之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等小说,另有《小说面面观》等文学理论著作。美国文艺学院设有E.M.福斯特奖。
二十世纪初,英国人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小姐前往印度。印度医生阿齐兹出于热情和友谊,组织了人陪同两位前往当地名胜马拉巴山洞游览。在幽暗的山洞里,阿德拉小姐感觉似乎有人侮辱了她,于是掀起了轩然大波……爱·摩·福斯特最著名的小说《印度之行》,是他在二十世纪初两次印度之旅后写成的。小说复杂而神秘,一直是当代评论家分析和争论的焦点。小说丰富而深刻的人物性格和独具一格的散文风格使之成为二十世纪最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小说之一。
E.M.福斯特是个绅士,可是像我一样有真知灼见,他说:“大多数印度人,像大多数英国人一样,是狗屎。”你看,可不只我一个人认为人类基本上是个由SB组成的物种。2007年,我好像是在一个火车站里遛遛哒哒,偶尔坐下来卖个呆儿,我看见天下熙熙,全是SB,天下攘攘,一如既...
评分2016年新版,布面精装,装帧漂亮,冯涛翻译,句子靓丽,零星笔法古旧,如常用到的句式:“雅不愿……”(就是“极不愿……”的意思嘛。) 中心事件——由石窟之行而导致的诉讼官司,几乎发生在全书篇幅的正中间,此事导致强烈效果,促成纷乱,使印度人士和英方的纠葛发酵,令东...
评分 评分对于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的观点来说,一类显然是吉卜林,认为这是大英帝国的光荣,给殖民地带来了文明(《吉姆》);另一类应该就是奥威尔(《缅甸岁月》)。那么究竟是怎么样呢?要是以前我可能会说奥威尔的更“正确”,因为我毕竟是个半殖民地的后代。但看完此书后我觉得也...
评分抄录书中极短的一章。其间的文字有大美。交错的人,事,和物,走笔一处,又荡开去,起伏开合,大波浪里亦有细碎的水花闪烁。 Chapter 10 THE heat had leapt forward in the last hour, the street was deserted as if a catastrophe had cleaned off humanity during the in...
福斯特是一位很有社会责任感的值得尊敬的作家,他追求的是不为任何特定集团和观念所束缚的整个人类的精神文明。 「唯有连结」,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的影响——杨自俭先生的《重译后记》很有助益。
评分作为小说,带来与其它小说很不同的阅读感。注重人物内心变化,而不是故事发展。作家就像观察家,故事情节像是不在他控制中。另外,那些象征意义上的景物描写,如果没有看其它书评,真心是没察觉到。
评分一己拙见,或许至今都没有找到E.M.福斯特的正确打开方式。尽管作者的大名在文艺界如雷贯耳(特别是名字很美实际上一塌糊涂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弗吉尼亚·伍尔夫更是推崇备至,但他在国内没有大火起来不是没有理由的,这部代表作可见一斑。后殖民,种族,阶级,还有无所不在的《圣经》典故,主题杂沓,阅读门槛相当高。如果福斯特的书再挑一本阅读,那只能是文集《小说面面观》
评分最吊诡的事情就是,福斯特的小说其实没啥特别的戏剧性,却偏偏每部都被拍成了电影。论长处,福斯特的象征手法简直了,论短处,福斯特其实并不擅长写人物丰满故事饱满的长篇小说。福斯特不伟大,但不可取代。
评分阿齐兹很可爱,可是国家折损了他的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