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日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让他遭遇牢狱之灾的一部作品。全书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讲述了二十四个故事。这些故事看似独立不相干,但是都带有强烈的俄罗斯地方色彩,而且直击俄罗斯最底层人民的贫苦生活,全面揭露了农奴制的残酷。
屠格涅夫用独到的写作手法将俄罗斯敦厚的民风和变幻的自然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青草闪耀得和绿玉石的宝光一般;星星流转着微弱的光;凤尾草轻柔的梢儿轻浮地摇曳……在美好景色的背后,屠格涅夫用老练的笔法将旧俄社会中农奴、地主的现实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如此细致、赤裸裸地揭露农奴制的作品,《猎人日记》在俄国文学史上当属首例,这也是它作为世界名著的魅力所在。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在世界享有盛誉。列宁称他是“卓越的俄罗斯作家”,他与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一起,被称为“俄国文学三巨头”。他生于贵族家庭,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读书,一生反对农奴制。1847~1852年,他因发表《猎人日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而被放逐。他在监狱中坚持写作,完成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屠格涅夫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俄国当时的时代变革,塑造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的艺术人物,代表作有《罗亭》、《贵族之家》、《阿霞》、《前夜》、《父与子》、《处女地》等。
耿济之(1899~1947),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以及俄罗斯文学研究专家,五四爱国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他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50年,却翻译了世界上28八位著名文学家的90多部名著,以及不计其数的短篇著作,共七八百万字。尤其是在翻译俄罗斯文学著作方面,更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与郑振铎一起,最早从俄文直接翻译了《国际歌》,并与瞿秋白合译了《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被称为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 昨晚睡前看的短篇小说一直萦绕心内,今晨还是一再想起。这篇出自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中的《白净草原》,算是重读,大约五六七八年前整本小说集囫囵吞枣过,留了个如梦如幻的印象。 因哈罗德•布鲁姆在《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中提及,我重读了这篇散文诗一般的作品。...
评分《猎人笔记》中有一种很迷人的气氛,一种挥之不去的忧郁感,一种让人读完那清新文字之后反复回味的东西。这种东西是糅合在对俄罗斯大地风光的描绘和对俄罗斯人生活的写实之中的,而在景与人之间形成了一股张力,形成了一种紧张。屠格涅夫笔下的俄罗斯大地是那样地美,那样地富...
评分怪诞的人、奇怪的行为,权力在手之人的残忍,底层之人无尽的挣扎。无处不在的鸫,令人心驰神往的自然。不知道长什么样的树皮鞋、歇脚时的茶炊、骨瘦如柴的狗、神骏非常的马、醉醺醺的俄国人。汪曾祺说看《猎人笔记》的人总不会太坏,伸着脖子、踮起脚看了看,感觉也许时代的鸿...
评分这书真是平淡啊,大段大段的风景描写,大段大段的人物形象描写,却没有多少情节,就算有情节,也描述得细致入微,甚至可以说完全无视情节,很难让人阅读下去。 完全与打猎无关啊,都是讲打猎路程中遇到的人,以及那些人背后的故事,以小地主和农奴为主,大部分人认为屠格涅夫怀...
评分这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作品以猎人“我”的经历,在“我”打猎的过程中遇到以及听到的一篇篇小故事结集而成。故事是以现实主义笔法勾勒出农奴制下俄罗斯的乡村风情,贵族、农奴、平民等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俄罗斯大自然,人们在艰苦和痛苦的生活着。...
拿到这个译本纯属缘分,被白静草原迷住。对我来说其实并不是最合适的阅读时机:本适合慢慢悠悠地读下去,却浮躁而焦急地想要翻完最后一页,当作可以炫耀的什么似的。其实也只是给前四年的自己看看吧
评分很厉害的
评分197♛ 不知道是屠格涅夫还是翻译的风格跟我很不搭,看起来很费劲,不过也可以窥见农奴社会下农奴的悲惨生活…
评分拿到这个译本纯属缘分,被白静草原迷住。对我来说其实并不是最合适的阅读时机:本适合慢慢悠悠地读下去,却浮躁而焦急地想要翻完最后一页,当作可以炫耀的什么似的。其实也只是给前四年的自己看看吧
评分很厉害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