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以极长的篇幅(全文三万余字)和丰富的史料(注释多达七十三条,六千余字)论证了山涛——竹林七贤的一份子——在魏末晋初的政坛无比强大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说明了竹林七贤并不是“一群只爱清谈的文人”,相反,他们在政治上有着积极的目标,而背后有一股鲜明的政治力量。
作者认为山涛实际上是竹林七贤的代表,其倾向也代表了魏末入晋的许多名士的倾向。作者认为山涛在“新朝(指西晋)的争衡里,显出一个有决定性影响力的先进者的地位,一个名士阵线的长老和组织者的地位”。为了论证这样的观点,作者又举出了贾充和羊祜二人,并认为山涛正是二人争衡中羊祜背后的支持者,“是一个比争衡两方的主角都还更重些的人物,是一个不凭政府中的地位而能够企图左右政治大局的人”。
刷完徐高阮《山涛论》,海豚出版社出版,2014年1月一版一印~ 本作认为,山涛作为竹林七贤的一份子,代表了魏末晋初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他们在政治上有着鲜明目标,远非一般人眼中崇尚清谈的文人形象~而山涛,有着与其门第、官职不相符的崇高地位,是新晋初年二党(以贾...
评分先说作者。作者徐高阮,陈(寅恪)门弟子,四九年去台,因而声名不显。他曾是某党(地下)北平的领导人,后被开除出党。在台湾做过胡适的助手。记得李敖曾经抨击过他,忘了是电视节目(《李敖有话说》)还是哪本书,也忘了是什么梗。不愿意费心查了。 再说传主。“竹林七贤”之...
评分先说作者。作者徐高阮,陈(寅恪)门弟子,四九年去台,因而声名不显。他曾是某党(地下)北平的领导人,后被开除出党。在台湾做过胡适的助手。记得李敖曾经抨击过他,忘了是电视节目(《李敖有话说》)还是哪本书,也忘了是什么梗。不愿意费心查了。 再说传主。“竹林七贤”之...
评分刷完徐高阮《山涛论》,海豚出版社出版,2014年1月一版一印~ 本作认为,山涛作为竹林七贤的一份子,代表了魏末晋初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他们在政治上有着鲜明目标,远非一般人眼中崇尚清谈的文人形象~而山涛,有着与其门第、官职不相符的崇高地位,是新晋初年二党(以贾...
评分一、引论:研究史的情况 二、北平:革命党的进退 三、西南:新青年的文史 四、台岛:维新派的议论 五、身后:史学家的光影 六、回溯:士大夫的底色 七、综论:思想者的时空 一、引论:研究史的情况 近代中国,变动剧烈,内部系统危机叠加外部系统冲击,出现“数千年未有之大变...
这本《山涛论》大概是陈寅恪先生《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里“清谈误国”一章的最好演绎吧,且更体贴人物。
评分西晋初期党派斗争的分析有点意思,陈寅恪的路数
评分想象力与考据相结合的典范。作者徐高阮是陈寅恪最喜欢的三大弟子,年轻时候还是中共北平地下党领导人,后与刘少奇彭真打笔杖被开除。是王力宏的奶奶年轻时的恋人,清华同学。
评分仔细读了一遍,虽然使用的材料是常见的,但是作者能够通过朋党斗争这条主线切入,寻找和发现山涛的位置及作用,其对材料的占有和运用很见功夫。这么好的大脑没有做出更多的价值,令人遗憾……
评分个人不是特别喜欢。文章写作的触发点可能就是《晋书·山涛传》里面的一句话:“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然后从这一点发散开去,组织起周围的分散材料,勾勒出一个晋初亲魏、亲司马两派朋党纷争的格局。虽然分析材料的能力很强,而且不排除从一堆零散史料里看出草蛇灰线的可能,但是从羊祜到山涛这一环依然薄弱,结论不能让人信服,其实是这种写法的必然结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