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刚,生于1962年的扬州,鱼米之乡的灾荒年月让他感受到了最初的恐惧与痛感。幼年的滕刚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然而得到的非但不是长辈的庇佑,反而是祖父精神疾病带来的惶恐不安。成年后的滕刚始终与病痛相随,一度难以坚持写作,只能在不同的医院间辗转。或许这正是他日后小说中无数个病人形象的“病根”。1990年,滕刚凭借小说《预感》在文坛声名鹊起,小说的实验性为人们津津乐道。随后他投笔从商,在商场中摸爬滚打,阅尽世间百态,一己的疼痛尽数转化为对时代病征的体察。也许是“同病相怜”,滕刚在卡夫卡身上找到了共鸣,独特的经历赋予了他一双敏感的眼睛,而现代主义精神却让怪诞孕育成滕刚小说的天然品格。
怪诞小说在中国的实践者,被称为“扬州第九怪”—— 滕刚怪诞小说集
微篇圣手滕刚用他尖锐的笔触,为围城内外的男女破译情感密码,剖析怪诞表象下的酸涩、无奈和令人捧腹的真相。
既然语言是婚姻的敌人,我们应该避免双方语言交流,很显然,你如果跟聋哑人结婚就不会有语言的交流,就会拥有幸福的婚姻。——《马原报告》
我不是那种玩弄女性的男人。每次爱上一个女孩我都是真心实意的,都觉得自己爱上的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女孩。但是只要一上床,我就会讨厌对方,就想分手。——《念奴娇》
他天天半夜三更爬起来写文章,写完后不拿去发表,却把它们烧掉。他只穿一种颜色的衣服。他说他只活到70岁,如果到70岁还不死他就自杀。他还说将来他死后在他的墓穴里装一盏电灯,他不喜欢黑暗。——《精神分裂症》
从家庭到社会,从婚姻到地下情,几段病史,数场闹剧,生活嬉皮笑脸,疯狂而平静。这便是滕刚播报的“世外新闻”。
奇怪的人遇到奇怪的事,用奇怪的方式奇怪的记录了下来。不属于大众文化,不属于花边新闻,也许就是你身边的怪谈,可以让人哭着笑,可以让你笑着哭。一种无奈的生活,一种希望改变的现状。在你无聊的时候,你可以一笑看之,在你需要思考的时候,你可以做个借鉴,在你什么都不想...
评分喜欢滕刚老师的小说已经很久了,第一次读到他作品时那种充满迷幻色彩的感觉真是非常令人难忘。他用他尖锐的笔触,和那种特殊的笔调或轻描淡写、或深刻剖析人生意义,为围城内外的男女破译情感密码,剖析怪诞表象下的酸涩、无奈和令人捧腹的真相。遣词用字大胆泼辣,幽默怪诞,...
评分在读《世外新闻》之前,已经读了《滕刚评传》,所以对滕刚的微型小说特别感兴趣,而且急于想读。尤其是读在《滕刚评传》中没有讲到的那些小说。即使作者在《滕刚评传》中举出的小小说是经典,也想了解一下他的其他的小说。 《世外新闻》收到的很晚,申请得很早。可以说是一本...
评分滕刚老师看上去很内敛孤傲冷峻,自己组织的笔会却总是冷眼旁观他人强劲的张扬抑或矫情的表现。 其笔下人物也特别通透,言行举止总有一种深刻的哲思内涵。 根本不像有些人为了发表而写作,天天生活在新闻联播,卖萌。 每读完一本他的书,大脑貌似也...
评分滕刚老师看上去很内敛孤傲冷峻,自己组织的笔会却总是冷眼旁观他人强劲的张扬抑或矫情的表现。 其笔下人物也特别通透,言行举止总有一种深刻的哲思内涵。 根本不像有些人为了发表而写作,天天生活在新闻联播,卖萌。 每读完一本他的书,大脑貌似也...
怪诞中充满思考,虚幻中透着现实
评分六分之一太荒诞,六分之五不够荒诞。滕刚也在平衡自己的写作与读者吧。
评分六分之一太荒诞,六分之五不够荒诞。滕刚也在平衡自己的写作与读者吧。
评分六分之一太荒诞,六分之五不够荒诞。滕刚也在平衡自己的写作与读者吧。
评分还是熟悉的味道#小时候看的微型小说选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