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旅行文学中的代表作之一,从早期殖民地的创立写到当代的城市风貌与形形色色的人物,但其绝非一部简单的“游记”,莫里斯对城市历史、风物、胜迹的细致描写是研究性、历史性的,她对笔下的许多地方都做过历史方面的考察,一艘船、一根柱子、一座雕塑、一幢建筑,甚至石头上刻着的几个字母,都有可追溯的来历和故事。
简•莫里斯(Jan Morris),诗人、小说家、旅行文学作家。1926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原名詹姆士•莫里斯,二战期间入伍,战后曾担任《泰晤士报》与《卫报》记者多年。1972年,莫里斯在卡萨布兰卡接受了变性手术,从此改名为简,并专职写作。她的著作超过30部,包括小说、历史与旅行文学作品。除了有关大英帝国的名作《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三部曲外,还有关于悉尼、牛津、曼哈顿、威尼斯、香港、西班牙等的记述。其小说《哈弗的最后来信》(Last letters from Hav)曾入围布克文学奖。2008年,莫里斯被《泰晤士报》评选为二战后英国最伟大的15位作家之一。
得益于早期国际采访的经历,莫里斯的判断力和敏锐直觉使她总是能够看到简单表象之下的复杂内核,而人生的特殊困境又使她兼有男性的果敢和女性的细腻,正如林达所说,“她以双重身份切入社会和社会中人,角度深度,都与众不同”。
最早知道莫里斯是借了朋友的一本《世界》,惊讶于她的传奇经历——二战、变性、探险记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更痴迷于她所描写的每个地方的风物,眼光总是那么独特,沉稳的描述,却处处暗藏锋芒。如果说《世界》里对每个地方几千字的描述带给我新奇的感官享受,那么这...
评分最早知道莫里斯是借了朋友的一本《世界》,惊讶于她的传奇经历——二战、变性、探险记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更痴迷于她所描写的每个地方的风物,眼光总是那么独特,沉稳的描述,却处处暗藏锋芒。如果说《世界》里对每个地方几千字的描述带给我新奇的感官享受,那么这...
评分美国有热狗与汉堡,热量太高;韩国有啤酒和炸鸡,有损健康;巴黎有艺术和建筑,略显孤傲;日本有捕鲸和AV女优,过于侵略。 澳洲的悉尼,倒是没有这些,唯有星光灿烂的悉尼港和浓浓绿意--例如独一无二的橄榄绿的海德公园。想象一下,沐浴在没有PM2.5的太平洋上空的空气中,即...
评分悉尼在莫里斯的笔下是一座镜头感极强的城市。她了解悉尼寻常的模样,也了解它被标榜的模样。将这两种印象叠加一起,依顺着我们的想象,朝真实的场景步步蜿蜒。仿佛告诉我们:来吧让想象接点地气吧,它是有很多糟糕的地方,最终却不会让你失望。 于是我们一直被紧蒙的双眼打开...
评分悉尼在莫里斯的笔下是一座镜头感极强的城市。她了解悉尼寻常的模样,也了解它被标榜的模样。将这两种印象叠加一起,依顺着我们的想象,朝真实的场景步步蜿蜒。仿佛告诉我们:来吧让想象接点地气吧,它是有很多糟糕的地方,最终却不会让你失望。 于是我们一直被紧蒙的双眼打开...
简读
评分放不下还是读完了,给简莫里斯打电话,想要去悉尼,想要去感受书里的这一切,啊,不过不知道是翻译问题吗,文风太绚丽以至于很难集中注意力
评分一直很喜欢这个阳光而充满活力的城市,也喜欢莫里斯冷静、深思的写作态度,她的笔调常常是揶揄的,评判却是基于大量史实,仿佛不过是不经意说出了大家都知道又不忍戳破的事,读她的书,我常常既心酸,又快乐,有无数个地方让我扑哧一笑,又暗骂一句“你太坏了”。这本书极度适合泡一杯咖啡在身侧,然后细细体味。不同于旅行指南能告诉我去哪里、怎么去,莫里斯向我们娓娓道来的是悉尼的传奇身世和众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告诉我如何品读它、欣赏它,亦或是悲怜它。
评分相當英國視角,作者真傲…… 完全沒想得好,遠不如村上春樹寫得歡樂。
评分写的太炫,看着有点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