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全集:论智识分子

徐复观全集:论智识分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
作者:徐复观
出品人:
页数:4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4
价格:6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825491
丛书系列:徐复观全集
图书标签:
  • 徐复观
  • 知识分子
  • 思想史
  • 哲学
  • 政治哲学
  • 新书记
  • 万维钢推荐
  • W-徐复观
  • 徐复观 智识分子 中国近代 民主思想 哲学思想 文化评论 学术研究 知识分子 理性精神 思想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徐复观全集:论智识分子》是徐复观先生散见于各处的关于智识分子论文的结集,内容涉及智识分子的历史性格、立言处世、社会责任、学人之间的交往,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等诸多方面。此书对于把握中国智识分子的性格及历史、命运问题,对于从传统深处发掘儒家精神的内在生命力,把中国固有的人文精神传承并光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作者简介

徐复观教授,始名秉常,字佛观,于一九〇三年元月卅一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徐家坳凤形塆。八岁从父执中公启蒙,续在武昌高等师范及国学馆接受中国传统经典训练。一九二八年赴日,大量接触社会主义思潮,后入日本士官学校,因九一八事件返国。授身军职,参与娘子关战役及武汉保卫战。一九四三年任军令部派驻延安联络参谋,与共产党高层多次直接接触。返重庆后,参与决策内层,同时拜入熊十力先生门下。在熊先生的开导下,重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并从自身的实际经验中,体会出结合中国儒家思想及民主政治以救中国的理念。年近五十而志不遂,一九五一年转而致力于教育,择菁去芜地阐扬中国文化,并秉持理念评论时事。一九七〇年后迁居香港,诲人笔耕不辍。徐教授于一九八二年四月一日辞世。他是新儒学的大家之一,亦是台、港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政论家,是二十世纪中国智识分子的典范。

目录信息

一统与国防:为读王芸生之《一统与均权》而作
中国科学事业的另一危机
中国民族精神之坠落
学问的方法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
懒惰才是妨碍中国科学化的最大原因
按语:《论联合国人权法案》
钱大昕论梁武帝:保天下必自纳谏始
古人在危难中的智慧
袁绍与曹操
方望溪论清议
反极权主义与反殖民主义
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方法与态度问题
从“外来语”看日本知识分子的性格:东京旅行通讯之四
立言的态度问题.
当前思想家的任务
一个中国人文主义者所了解的当前宗教(基督教)问题
简答毛子水先生
中国文化的伏流
提倡一种新“正名”运动
对学人的尊重
言论的责任问题
聪明?知识?思想
如何读马浮先生的书?
吴稚晖先生的思想
纪念吴稚晖先生的真实意义
自由主义的变种
悼念新亚书院
我们在现代化中缺少了点什么:职业道德
文化上的家与国
回答我的一位学生的信并附记
历史与民族
国家的两重性格
一个伟大知识分子的发现
个人与社会
知识分子与共产党
明代内阁制度与张江陵(居正)的权、奸问题
“三贱”与“三狗”
“现在”与“未来”中的“人”的问题
写给中央研究院王院长世杰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略谈民主社会主义
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
没有“精神属籍”的人们
人文研究方面的两大障蔽:以李霖灿先生一文为例
悲鲁迅
中国人对于国家问题的心态
从唐君毅先生论翻译文章中的“厚古弃今”及“自相矛盾”说起:请教张裕民先生
辛亥革命的意义与教训:在联合书院史学会辛亥革命六十周年纪念会上讲辞
请大家原谅这位“吹不响喇叭的号手”吧!
人民及大专学生的判断能力问题
政党立场和国家立场不能完全一致(答问记录)
概念政治?人民政治?
有关周公问题之商讨
关于中国当前问题与海外知识分子的态度(答问记录)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特性:悼念章士钊先生
什么是人生究极的意义?
五十年来的中国:为《华侨日报》创办五十周年纪念而作.
辩证法下的人类前途
汤恩比对中国的待望
知识良心的归结:以汤恩比为例
读顾亭林《生员论》及其他
一段往事
中共文化界中的“风派人物”
多为国家学术前途着想
面对我们国家若干问题的思考
国族无穷愿无极,江山辽阔立多时:答翟君志成书
良知的迷惘:钱穆先生的史学
文化卖国贼:看上海四人帮余孽
烈士暮年忧国之心
保持这颗“不容自已之心”:对另一位老友的答复
来的是哪一位“王先生”
“精神参与者”之声
答邓文先生“论国是”书
思辨、实践、良心等问题:答××× 博士书
听其“衔”而观其言
辛亥革命成功的两大要素及其伟大的精神传统.
从“哈哈亭”向“真人”的呼唤:读韩道诚先生《儒林新传》
独立舆论的待望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尹敏志/文 1949年大陆易鼎之际,是熊十力与弟子徐复观通信最为频繁的时期。对于赴台的提议,熊认为台湾估计也难保全,自己年老体弱,膝下又有两个女儿,“何必多此一行?”这位新儒家开山祖师,对国民党和新政权均无好感,决定干脆固守原地:“苟全性命时,看看世事浮云苍狗之...  

评分

尹敏志/文 1949年大陆易鼎之际,是熊十力与弟子徐复观通信最为频繁的时期。对于赴台的提议,熊认为台湾估计也难保全,自己年老体弱,膝下又有两个女儿,“何必多此一行?”这位新儒家开山祖师,对国民党和新政权均无好感,决定干脆固守原地:“苟全性命时,看看世事浮云苍狗之...  

评分

這本書收錄的還是徐復觀先生在《華僑日報》、《民主評論》等刊物上的文章,在內容上與《學術與政治之間》、《儒家思想與現代社會》、《無慚尺布裹頭歸·交往集》等三冊分別有相近之處,也與徐先生一貫的主題相呼應,但在對知識分子的反思與批判上用力較多。本書某幾篇文...

评分

尹敏志/文 1949年大陆易鼎之际,是熊十力与弟子徐复观通信最为频繁的时期。对于赴台的提议,熊认为台湾估计也难保全,自己年老体弱,膝下又有两个女儿,“何必多此一行?”这位新儒家开山祖师,对国民党和新政权均无好感,决定干脆固守原地:“苟全性命时,看看世事浮云苍狗之...  

评分

這本書收錄的還是徐復觀先生在《華僑日報》、《民主評論》等刊物上的文章,在內容上與《學術與政治之間》、《儒家思想與現代社會》、《無慚尺布裹頭歸·交往集》等三冊分別有相近之處,也與徐先生一貫的主題相呼應,但在對知識分子的反思與批判上用力較多。本書某幾篇文...

用户评价

评分

徐氏无耻,脸皮甚厚

评分

对徐复观的系统阅读也算到一段落了。此书不算是专著,而是徐先生在各大报刊发表的文章以及与各位学人的论学合集,由此可觇一代“智识分子”的性格与命运。他认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指向主要是在成就道德而不在成就知识。因此中国知识分子的成就也是在行为而不在知识。换言之,中国人读书不是为了知识,知识也不是衡量中国知识分子的尺度。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学术的良心”。

评分

收入的文章中有许多徐复观先生的著名论断。像对第一代新儒家四位先生以及唐、牟二位先生的评价,还有新亚书院得以建立与维持的原因。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一文写得很好 “国族无穷愿无极,江山辽阔立多时”一句更是道出了徐先生一生的现实关怀。

评分

历史命运的一篇太精辟了,非常见功底

评分

一个智识分子政论家的杂文集,可略窥其功底,批驳钱穆一篇尤为好看,很简单的譬喻和举例就说明了问题。徐复观有《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半个世纪后资中筠写下了《知识分子的道统承载与失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