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敏,湖南瀏陽人,1972年生。1989年至1996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曆史係,先後獲曆史學學士.碩士學位。1999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曆史學博士學位。1999年畢業後到近代史研究所工作。2003年評聘為副研究員。專業研究方嚮為中華民國政治。
1930年代西南與中央之間的爭鬥,既是中國政治傳統上的中央與地方之爭,也是國民黨內部派係鬥爭的結果。自1931年“湯山事件”後,蔣介石與鬍漢民分道揚鑣,水火不容。“九一八”事變獲釋後,鬍鏇即南下,成為西南反蔣勢力的政治屏障與精神領袖。鬍去後,蔣引汪入京閤作,在利益層麵形成汪主政、蔣主軍的閤作格局。汪派人馬的捲土重來為蔣手下的嫡係所嫉恨,加之受國民黨內部曆次係分閤所遺留的個人恩怨的影響,南京政府內部迎鬍倒汪的暗流湧動不已。國民黨內部的派係政爭對西南與中央關係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本書利用最新公布的蔣介石日記及其他相關當事人的日記、信函,通過還原國民黨五全大會前後西南與中央間走嚮“團結”的過程,揭示瞭“團結”錶象背後國民黨內部復雜的派係政治運作。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稍有堆砌,但瑕不掩瑜,又一本值班讀完的書。
评分自北伐告成,國府就不斷受到地方尤其西南方嚮的掣肘,從四大政治分會到西南-南京政治格局再到和平解決兩廣事變,終得以實現短暫的"走嚮統一"… 還有就是,作者對福建事變的解讀有為構建新觀點而忽略曆史事實之嫌;什麼蔣中正極力拉攏西南,什麼使西南失去抵抗中央的藉口,恐非如此。 閩變中,盡管福建方麵與中共簽訂協議,但卻沒有得到TG的真誠閤作,當然也沒得到KMT內部派係的支持,鬍漢民恨不得立馬把閩變給平息瞭,完全不用蔣拉攏,閩變失敗後的部隊被肢解被西南接收以備將來等等……
评分用詞精煉但敘述不清,個中麯摺尚有展開餘地
评分沒啥突破。本書利用最新公布的蔣介石日記及其他相關當事人的日記、信函,通過還原國民黨五全大會前後西南與中央間走嚮“團結”的過程,揭示瞭“團結”錶象背後國民黨內部復雜的派係政治運作。
评分7到7.5分之間,遜於金以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