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谈吃

雅舍谈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实秋(1903-1987),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出版的最高纪录。梁先生的散文或描摹柴米油盐,或探讨琴棋书画,于清雅诙谐的文字中透出无尽的悠然和智慧。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梁实秋
出品人:
页数:2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4-6-1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14121011
丛书系列:含章文库·雅舍全集
图书标签:
  • 梁实秋 
  • 美食 
  • 散文 
  • 随笔 
  • 文化 
  • 中国 
  • 生活 
  • 食物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雅舍谈吃》中既有饭馆酒楼的看家菜,又有平民百姓的家常菜,既写出了民间食物的味道,又呈现了中国积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文章中融入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深深的怀恋,读来尤其令人感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记得高晓松曾经算过,按照一个人活70年,大概在世20000天,每天三顿饭,一生也就只有60000顿可吃。抛出睡过没吃的早饭,减肥不能吃的晚饭,不知味的前十年后十年,能吃的也就不足40000顿。这这个算法醍醐灌顶, 让我更是不敢亏待自己的舌头和胃脘。 而梁老先生对于馋的释义更妙...  

评分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家里翻到一本书皮都被扯掉的《雅舍谈吃》,就开始看起来了。 我有一个非常对不起这本书书名的习惯,就是我习惯大号的时候看书,我一路从《365天儿童故事》看到了《格林童话》,从《读者》看到《知音》,从《哈利波特》看到《飘》,当然还有这本亲...  

评分

最近馋得很,连着看了一些说吃的文字,先后有《味觉森林》、《2个人的意大利》、《雅舍谈吃》、《中国吃》等,真是各有各的味道。两位北派的老先生——梁实秋、唐鲁孙,资格虽然老,却未必盖过后起之秀。私心里十分佩服“森林的火焰”小小年纪便大嚼了《红楼梦》,博知老道不...  

评分

读《雅舍谈吃》,愈发觉得梁实秋真是小资。这种小资不是当下年轻人蛋炒饭里加一点朗姆酒就意乱情迷的假小资,他的小资是老派的,甚至还有一点保守、俭省,但最是真材实料,好似一张明代茶案,看似朴素,实则韵味隽永。 写吃的最好状态是“馋”,梁实秋馋得文雅,不是饥肠辘...  

评分

读《雅舍谈吃》,愈发觉得梁实秋真是小资。这种小资不是当下年轻人蛋炒饭里加一点朗姆酒就意乱情迷的假小资,他的小资是老派的,甚至还有一点保守、俭省,但最是真材实料,好似一张明代茶案,看似朴素,实则韵味隽永。 写吃的最好状态是“馋”,梁实秋馋得文雅,不是饥肠辘...  

用户评价

评分

梁实秋人不坏,文章也在行,唯一问题是在他那个时代太不合时宜不接地气了——不接当时的地气,放在如今倒算相合。另外他只是比较馋,实际对饮食文化的了解,真不能叫很深。这也不奇怪,谁让他是在北京长大,北京人哪里懂得吃!

评分

雅俗共赏

评分

读雅舍谈吃读得馋了,就想自己实践一下。可是,灰溜溜地悲剧了。。。昨天做了草鱼,有史以来做得最难吃的菜,嘴不挑的自己也忍受不了了,决定两个月内都不要再涉足鱼这个危险领域。——2014-9-28

评分

去年一次喝酒说什么吃的能代表承德,最后结论居然是鸡皮烧饼,没错,故乡大街小巷的寻常吃食,构成的是一个地域的文化,一种风格,一入口中,便化作故乡,超越时间与空间去与他重逢

评分

不得不佩服大师写美食还是与众不同的,梁实秋算是尝过山珍海味也吃过市井小食的,而他除了对食物本身的描写让人口舌生津,对每种食物的来历和做法也都略知一二,一些今天已经失传的美食,按照他的描述说不定可以还原出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