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孔阳,1946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大学经济系。历任复旦大学副教授、教授、美学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第四届副主席,上海市社科联副主席,中华全国美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上海美学学会第一、二届会长,上海市第六、七届政协委员。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本书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以康德、费希特、谢林、歌德、席勒和黑格尔等为代表所形成的一个美学流派。本书介绍了德国以康德、费希特、谢林、歌德、席勒和黑格尔等为代表所形成的美学流派,它不仅以德国古典哲学作为理论基础,而且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作了总结、批判。
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是以批判为主要基调。他的批判从康德开始,黑格尔为终,中间包括费希特与谢林,歌德与席勒。这他创作于60年代出版于80年代的美学专著,从根本意义上讲,它的批判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和艺术的批判,而仅仅停留在意识形态的批判的层面上。贯...
评分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是以批判为主要基调。他的批判从康德开始,黑格尔为终,中间包括费希特与谢林,歌德与席勒。这他创作于60年代出版于80年代的美学专著,从根本意义上讲,它的批判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和艺术的批判,而仅仅停留在意识形态的批判的层面上。贯...
评分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是以批判为主要基调。他的批判从康德开始,黑格尔为终,中间包括费希特与谢林,歌德与席勒。这他创作于60年代出版于80年代的美学专著,从根本意义上讲,它的批判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和艺术的批判,而仅仅停留在意识形态的批判的层面上。贯...
评分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是以批判为主要基调。他的批判从康德开始,黑格尔为终,中间包括费希特与谢林,歌德与席勒。这他创作于60年代出版于80年代的美学专著,从根本意义上讲,它的批判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和艺术的批判,而仅仅停留在意识形态的批判的层面上。贯...
评分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是以批判为主要基调。他的批判从康德开始,黑格尔为终,中间包括费希特与谢林,歌德与席勒。这他创作于60年代出版于80年代的美学专著,从根本意义上讲,它的批判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和艺术的批判,而仅仅停留在意识形态的批判的层面上。贯...
感觉全程都在和蒋先生argue。一方是“阶级”与“现实”,一方是“自由”与“精神”。
评分搜集论文资料,看了相关的第一章和第四章。虽然蒋先生的马美还是有点机械,但无疑他对于当时背景、哲学思想分析都有自己的毒辣真见,为他对软弱性的分析点赞,但或许分析还可以再深入些,在症状之下发现他们无意识的意图。同时越发觉得知识储备太少,希望以后可以更好地总结阶级分析(意识形态分析?)的某些问题。
评分简单而清晰地总结,对康德、黑格尔的述评很适合入门。不足之处在于过分抬高历史唯物主义,而在批判的时候,给人一种作者是世外高人看懂一切正误得失的感觉;另外,对费希特和谢林的介绍太少,可能是当时资料有限吧,这一部分多是层层转引。整本书前前后后轻重分别过于明显。
评分批判的部分过于简单直露,很可能是作者在政治环境下的写作策略,不可过分当真。对德国古典美学的基本梳理很有帮助。
评分读了第二章康德、第五章黑格尔、第六章对于德国古典美学的批判。比宗白华和邓晓芒的书更通俗,但整个对德国古典美学的批判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之上的。《康德崇高理论的缺点》一节提出的三个缺点感觉都可以一一反驳。不过这本书写于文革之前,修改于文革之后,可以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