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资产阶级冒险家瓦尔科夫斯基对“小人物”尤其是两个弱女子:管家女儿娜达莎和他的私生女涅莉的迫害以及一手造成的两个家庭的悲剧。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内心分裂。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和矛盾重重,具有深刻的悲剧性。1846年发表处女作《穷人》, 1859年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十年苦役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罪与罚》(1866)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主要作品有《双重人格》(1846)、《女房东》(1847)、《白昼》(1848)和《脆弱的心》(1848)、《群魔》(1872)、《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等。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就一再感叹陀对人性的透彻了解,无论是卑鄙的真小人还是假道德的伪君子,甚至以无辜纯真“孩童”的名义理直气壮行恶之人,病态的爱情,善良而敏感脆弱的人们之间的折磨伤害……陀在一篇并不算长的小说中为我们展示了多种复杂的人性。 瓦尔科夫斯基公爵的卑鄙虽...
评分两天半的时间,我读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这是我读的第一部陀氏的作品。吸引我的是书名。 陀氏的故事都是那么的苦大仇深。可是我读完了这本书以后,内心却非常的平静。黑暗,丑恶,荒谬,好人遭遇不幸,结局悲惨,坏人继续其骄奢腐败的生活,没有得...
评分卡尔维诺说过,经典什么时候看都合适。陀的小说,我一直不想看,但我肯定会看,他在前面的某处静待着。有些作品,迟点看体会更深。换个口气,这部作品的情节,放今天可以发个直播帖“八一八我身边那对极品男女”,男主万尼亚做了除修电脑之外几乎所有好人该做的事。阿辽沙这个...
评分两天半的时间,我读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这是我读的第一部陀氏的作品。吸引我的是书名。 陀氏的故事都是那么的苦大仇深。可是我读完了这本书以后,内心却非常的平静。黑暗,丑恶,荒谬,好人遭遇不幸,结局悲惨,坏人继续其骄奢腐败的生活,没有得...
评分这本书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将俄罗斯民族的品质——愿受苦难,突出得最为强烈的一本,故事围绕着公爵父子——纯粹的恶与善——展开的(这里的善只是相对于公爵的恶而言),每一个人都愿为了别人的幸福而甘愿让自己独自承受痛苦,甚至这种承担会引起另外一个人的承担而带来的痛...
陀氏对人性心理的把握依旧是那么精准。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人类一切美德的基础乃是最深刻的利己主义,瓦尔科夫斯基公爵是最泯灭人性的利己主义,他虚伪贪婪、阴险残忍,为了自己的利益抛弃妻女,以儿子的幸福为代价换取钱财,人性的丑恶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涅莉则是痛苦的利己主义,家破人亡的遭遇让她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她对人有深深的防备心理,对自己好的人也具有攻击性,宁愿在痛苦中乞讨也不接受别人的爱心。娜达莎一家是被伤害与侮辱的典型代表,父女两人都拥有最具美德的利己主义,他们互相爱着对方却不肯低头,直到最后的时刻才都解除了自己的心魔。阿辽沙被很多人批评空虚浮躁一无是处,我反而觉得他是一个天真烂漫能表现出人性本善的人,他最大的悲剧同样是太天真太容易轻信别人。
评分【藏书阁打卡】陀翁文集7/9。“不久前我读了福音书。那里说,要宽恕自己所有的仇敌。我读了,而他我终究没有宽恕..."哦,我可怜的小涅莉。该书完成的时期,是陀翁被流放西伯利亚偏早年一些的作品,有的人说它读来不如《罪与罚》老辣深邃。也不像《卡拉马佐夫》充满了哲学思辨。全书我最喜欢、令我惊叹的就是数段对斯米特老人的描写。其出场为一绝,人物塑造地极好,寥寥数笔设置伏线与悬念,引出我最喜欢的涅莉,这一段夹着倒叙与插叙的叙事手法读起来流畅又痛快,引人入胜。最后涅莉回忆老人颤颤巍巍去见女儿最后一面的情景更是打动我的心,个中滋味,非亲自阅读不可道。而其中阿辽沙简直蠢得没眼看,宛若一个智障。被侮辱与被伤害的涅莉激烈的矛盾的应激反应、对待事物的倔强不愿宽恕的态度与不愿放下的执念是一面引人注意的自我观照镜子。
评分用天才来形容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都是不够的。金刚经中有名句:“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读他的小说,你会感觉,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那个全知全能的佛祖在世。他不但知道所有众生之心,甚至他比众生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心。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作者对人心的透彻洞悉也只是对书中虚构人物内心的解剖,但读者在阅读他的小说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书中的角色,这是一种非常恐怖的感觉,就像自己隐私完全被别人知道一样,读来让人不寒而栗。对于这一部长篇,就像书名一样,主角是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穷人们被有钱有势的坏蛋伤害和侮辱,并且穷人们也相互伤害和侮辱,因此我想这部小说不是想揭露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而是想要揭示更加普遍的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冲突、终极幸福的虚无缥。
评分陀氏言情小说《一个千斤顶的自白》三口气读完,起承转合流畅至极,觉得很爽(这么爽为何不一口气读完? 人生苦难重重,每个人都会因为自身必有的弱点而被伤害和侮辱(或者就干脆是自我伤害和侮辱 这些痛苦的发生总让人无能为力,其实痛苦并不能洗尽一切,能洗尽痛苦的大概只能是死亡吧(或者就是公爵俩父子那样的没脸没皮应该也行 两对父女两的矛盾设置真的太完美,是的,人总是习惯性的和亲近的人发脾气,伤害他们还不是仗着自己能被包容和原谅,可是,相对于恨和讨厌的易于表达,爱和原谅总是不容易说出口,那怕心里原谅了千千万次也还是不愿承认(人类的倔强总是没有缘由啊 原谅了你的狗、去你家楼下偷偷看你,但就是不当面告诉你:女儿,我们和好吧(何时才能变得善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呢?阿辽沙是个爹宝,他们父子配得上扒光了吊起来让人鞭打
评分【20190114】 瓦尼亚认真听着瓦尔科夫斯基伯爵被酒精晃破大脑的话语:道德完全是为了方便而发明的,享乐主义比田园牧歌、席勒本质的幼稚思想有用多了,人类一切美德的基础是最深刻的利己主义,一件事越合乎道德,其中的利己成分就越多... 伯爵的话也没什么错(自由保护自己),但是被伤害与侮辱的人怎么能原谅他这虚伪面具下的双重人格?阿辽沙的纯洁善良,天真无邪在伯爵眼里简直是一等一的白痴特点,所有人都被人性玩弄着,被爱情戴帽子,被亲情勒索上吊... 陀氏的小说里,说不清你喜欢谁,谁是正义的,谁是腐烂的,伯爵是坏,但他的有些话不无道理,阿辽沙有什么资格承担婚姻的责任?娜达莎慈母般的爱就对了吗?伊赫缅涅夫的死不宽恕对双方有好处吗?大家只是皮蛋瘦肉粥里的组成部分,人性正是这样的丑陋,纯洁和正义都是扯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