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忆沩,生于郴州,长于长沙,现居蒙特利尔。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从蒙特利尔大学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1996—2002年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2006—2007年为《南方周末》及《随笔》杂志撰写读书专栏。2009—2010年受聘为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2013年受聘为中山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驻院学人。1991年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
主要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遗弃》(2012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白求恩的孩子们》(台湾版)、《一个影子的告别》(台湾版);短篇小说集《不肯离去的海豚》、《流动的房间》、《首战告捷——“战争”系列小说》(南方读书报2013年度“十大中文小说”)、《出租车司机——“深圳人”系列小说》(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奖);随笔集《文学的祖国》、《一个年代的副本》、《与马可•波罗同行》。
这是一部惊心动魄的作品,以一段真实的受骗经历(电信诈骗)为素材,通过一位知识女性扭曲的“一天”与异化的“一生”,用精准又诗意的语言呈现中国魔幻的现实和荒诞的历史,叩问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在这里,充满现实关怀的文学第一次发出了“救救老人”的呐喊!
电信诈骗是波及无数中国家庭的“人祸”,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中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这部小说通过一个具体的诈骗案件将这两个“热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不仅精准地呈现出受害者在案发二十四小时之中细腻的心理变化,更是诗意和哲理地再现了一位中国知识女性整个的心路历程和人生奥秘。
《空巢》一书是作者薛忆沩描写一位独居老人因一次电话诈骗经历而引起的故事。他通过对老人一整天的心理细节和生活细节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弱势群体的空巢老人的真实情景。 子宫是空巢,坟墓是空巢/生命是空巢,死亡是空巢/记忆是空巢,想象是空巢/孩子是空巢...
评分 评分前言:这本长篇小说《空巢》写的是一位八旬老人遭遇电信诈骗的经历,文中对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详尽,每个心理变化层层递进,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我读完便将此书推荐给我的母亲,她边翻阅边感慨说自己曾经也差点被电信诈骗过,所以对此文有许多感同身受的地方。 《空巢》是...
评分不可否认,我再一次被小说的题目《空巢》吸引,我想作者一定是讲述那些失去了父母,又被子女“抛弃”的老人们,他们与左邻右舍保持着距离,他们的朋友少得可怜,甚至失去了另一半,独自体味着孤独。这样的作品一定充满戏剧性,值得一读。 今天与大家分享薛忆沩著的《空巢》,作...
评分那天收到一个“豆瓣”的豆油傻了一下以为是官方发的。然后就读了这篇,飞机上都没睡着。会不会哪天突然就没有警惕感也被骗了 ps老太的婚姻好可怕 再ps书中描述等到孩子长大的那一天的部分超心酸……
评分在列车上一晚读完。题材、角度和叙述技巧很赞,但很多细节稍显牵强,不过依旧不影响是一本接地气、好读的小说。在24小时中借一个老人的精神世界完成了对一个时代所笃信的宏大话语的解构和反讽,而最后的结局残酷凄凉却充满了一点温情。
评分故事不错 技巧不太够的感觉 #骗子可恶至极
评分这第一人称叙述用得不太合适吧
评分(《花城》2014.3)我们看到一个被政治运动戕害的老人,虚伪懦弱、多疑猜忌、自私愚蠢。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样的人居然是人民教师、居然教了四十年、教的居然还是政治,薛忆沩你太调皮了。(好吧,以上纯属愤青言论,可以不作数。)精彩的描写,惊心动魄的十二时辰。与母亲第四次神交中反省“强弱”关系,思想开始“解放”。最后拉了一裤子,就像母亲一样,在最深的屈辱中才能放下荣辱。小雷是骗子,意料之中啊。有意思的是,“我”对骗子都有盲目的信任,对亲人总是敌意。“空巢”的遭遇怪谁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