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于1856-1857年间在《巴黎杂志》上连载,轰动文坛,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法当局对作者提起公诉,指控小说“伤风败俗、亵渎宗教”,并传唤作者到庭受审,最终以“宣判无罪”收场,而隐居乡野、籍籍无名的作者从此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声誉和在文学的地位。曾有人问福楼拜,谁是法利夫人的原型,他答道:“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自己。”
福楼拜(1821-1880)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圣·安东尼的诱惑》《纯朴的心》等。
李健吾(1906-1982) 作家、戏剧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法国文学研究专家。山西运城人。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先在中文系,后转入西洋文学系。1931年赴法国留学,1933年回国。曾在暨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工作。创作剧作近五十部,小说、评论集多部;著有《福楼拜评传》《汤达研究》《莫里哀的喜剧》等专著与专论;翻译莫里哀、高尔基、契诃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的戏剧多部,以及巴尔扎克、汤达、缪塞等人的作品。
我要去看包法利夫人们 所以这两天在看原著 故事讲的是情事 但每一个措辞福楼拜精挑细选 极力让其与爱情无关 他故意用这样的叙述结构: 男人把女人身上诱人的之处列成清单 得出值得出手的结论 根据自己的档次对于搞定这女人有几成把握 来制定战略 分析出她会吃哪套 迅速把自己如...
评分 评分我上大学时看过《包法利夫人》,当时真是一点感觉都木有,现在偶然捡起来又看了一遍,发现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还是有道理的——不同的人对此会有不同的解读,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小说,只有当它内涵深刻,才经得起一再挖掘,耐看的小说才是好小说。 ...
评分我觉得女人至少应该读两本书来端正自己的爱情观,一本就是我现在所要谈及的《包法利夫人》,另一本则是《安娜卡列尼娜》。个人认为,福楼拜和托尔斯泰所写的这两本书,代表了一种比较现实的爱情观,可以给广大的女性以警示,选择怎样的人生,应该怀着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爱情,这...
评分《包法利夫人》是一部带着喜剧色彩的悲剧故事,是滑稽的风俗画里卑微的小人物们碎碎念着家长里短,偶尔让人心酸扼腕,但终究在画框里在涂料下,隔了一层。作者站在高处袖手旁观,冷冷地嘲讽,却还是让我们不小心听到他深深的叹息。 中学的时候看这个故事,只觉繁华满目,被各...
大概爱情小说都会给女生造成一种错觉,总觉得自己是特别的,自己遇到的人是特别的。而包法利夫人证明了其实人生既现实也充满平庸,自欺欺人,才越陷越深。
评分当浪漫主义情怀遭遇婚姻中的现实主义因素时,人该何去何从?Emma的悲剧,是自身性格的悲剧,也是教育的悲剧。从头到尾,Emma都在追求爱情的理想型,而不知理想一旦得到,也就不再是理想了。 查理实在平庸,但他对Emma的爱实在是太让人动容了。 最心疼老爹,看着妻子儿子女儿逐一逝去。
评分1.在爱玛身上多少会看到自己的影子;2.生活不必要太多浪漫主义的想象;3.全书唯一一个让我心疼的人物:卢欧老爹;4.“她希望死,又希望住到巴黎”。
评分真的是从头到尾带着对女主的鄙夷嫌弃读完的 无关男女 也因为她身上的缺点具有普适性 更是添了几分恨意
评分福楼拜下笔真狠啊,非要爱玛流着下贱的血却欲望着高贵生活,非要她为爱而活却嫁错人又误信了情人,非要她物欲横流纸醉金迷,非要她美艳动人非要她服毒自毁,连仅剩的资本一副好皮囊都要给她腐蚀得肮脏血污,非要这千千万万读者上上下下饱看她如一具尸体被里里外外解剖,骨碎肉烂都不放过,所有体面都要给你生生撕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