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的不正當性

民族主義的不正當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席斯•南地(Ashis Nandy)

1937年生,自幼成長於加爾各答,後殖民理論學者。

南迪早期為社會學家和臨床心理學家,在政治心理學領域,他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非西方心理學理論、人類文化學派的理論和政治哲學引入對權力主義、女權運動、暴力、殖民主義、創造力、烏 托邦和壓抑等問題的研究。他目前正研究有關種族滅絕的問題。南迪的作品恒常表現出對知識邊緣領域的關注與尊重;面對人的問題,他則對由專家主導、經過包裝的專門化解決方案,持續提出懷疑。南迪的作品試圖為南方發展中國家文化經驗,以及普通公民日常生活準則中的概念與範疇,開創更大的空間。

南迪現任職於德里的發展社會研究中心,也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後殖民研究所傑出學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高等教育全球科學委員會委員。2008年被英國《前瞻》雜誌和美國《外交》雜誌評為全球100名最著名的公眾知識分子之一。 吳曉黎/校訂

大學、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階段分別就讀於北京大學資訊管理系、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人類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政治人類學、宗教人類學,印度為其主要田野調查地。出版專著《社群、組織與大眾民主:印度喀拉拉邦社會政治的民族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並發表有關印度社會、宗教的研究論文數篇。

校訂者簡介

吳曉黎

大學、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階段分別就讀於北京大學資訊管理系、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社會學系,人類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政治人類學、宗教人類學,印度為其主要田野調查地。出版專著《社群、組織與大眾民主:印度喀拉拉邦社會政治的民族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並發表有關印度社會、宗教的研究論文數篇。

譯者簡介

戰豔

山東人,1979年生,傳媒人。2001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專業,同年開始在新華社從事新聞報導,關注社會文化新聞。2011申請到英國「志奮領獎學金」(Chevening Scholarship)於2011/2012學年至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倫敦大學學院)攻讀社會文化人類學,期間的論文研究方向是中國農村選舉。在日常生活中熱愛心理學。

出版者:行人文化實驗室
作者:阿希斯.南迪(Ashis Nandy)
出品人:
页数:192
译者:戰豔
出版时间:2014-6
价格:NT$2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902878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民族主义 
  • 政治哲学 
  • 文化研究 
  • 政治 
  • 政治学 
  • 思想史 
  • 阿希斯·南迪 
  • 民族国家与后殖民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小心民族國家!」

印度當代最重要知識分子南地,對民族主義的深刻反思

乘著西方民族主義意識型態,現代民族國家理念於十九世紀下半葉進入印度社會。正如其他與印度類似的社會,多數印度民族主義領袖那時確信,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民族國家、具備真正的民族主義情感,是印度社會的重大缺陷,也是印度社會的落後。不過到了二十世紀二○年代初,印度自由主義分子開始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泰戈爾為其中之一。

對泰戈爾而言,「民族」、「民族國家」與「民族主義」都是現代歐洲歷史的產物。「現代」意識形態的形成是歐洲對於自身歷史的反動,而印度所在的南亞大陸有其自身的軌跡,也有它內在的問題(如種姓),它的解放不能透過借用別人的歷史來完成,印度數千年以來的文明不能也不應被化約、收縮到狹隘的民族概念。

本書作者南地主要藉由分析泰戈爾三篇政治色彩鮮明的小說:《家與世界》、《四章》、《戈拉》,探討是什麽樣的政治熱情和哲學意識使泰戈爾産生了民族意識形態的異議概念,同時讓人具體體會民族主義一旦落實所造成的實際困境;並就其所處時代的文化政治背景,探討泰戈爾論述的脈絡。

南地自一九七O年代出道起就深受泰戈爾影響,也承繼了其對民族主義的警覺;一九九O年代,在實際觀察體驗到民族主義暴力的語境中,南地寫成了這本小書,透過重訪泰戈爾試圖與年輕一代對話,語重心長的想要提醒人們南亞大陸早就存在著「小心民族國家!」的信念,不能因為民族主義在殖民地時期曾經發揮反帝的作用,而遮蔽其潛在政治禍害。

當然,這個問題不僅發生於印度,也同樣出現在所有接收西方現代思想的殖民地與戰敗的文明地區。閱讀南地、重讀泰戈爾,讓人重新思考在民族主義依然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可以如何理解與面對這股揮之不去的幽靈!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Bharatchinata或Swadeshchinta,“思考、关注印度或自己的国家”,传达了不包含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理念。它将突显为一个超越印度地理阻隔的自我定义。…不管以多扭曲的形式,印度民族主义仍模糊地折射出可被称为印度终极的文明野心的内容,即称为世界文化的缩影,将所有关于自我与他者的激烈辩论,重新定义或转化为关于自我与自我的辩论。

评分

只看一遍是遠遠不夠的!

评分

只看一遍是遠遠不夠的!

评分

只看一遍是遠遠不夠的!

评分

以泰戈尔三部小说的政治解读为出发点,重提泰戈尔和甘地的“反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指出“民族主义,作为西方历史的一个直接产物同时也是一个外来范畴……它在文化层面上强化了西方的存在,在政治层面上扶持了对西方的反抗”,并依此思路重构了印度反抗英国殖民的历史中思想与行动的极其复杂的互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