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诺萨普(1808—1863),是一个生来自由的非洲裔美国人。1841年,他在纽约被人绑架,贩卖成为一名奴隶,经过十二年的不懈努力他最终重获自由。之后,他将十二年的奴隶经历写成自传《为奴十二年》,一经上市便引起了美国社会的震动,在美国再版了数十次。从此他成为了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为废奴运动四处奔走。他曾在美国东北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四处演讲,成为美国废奴运动的先锋人物。有传言称,1857年所罗门·诺萨普在一次废奴集会上发表演讲时受到加拿大奴隶主的阻挠,之后再次遭到绑架,从此失踪。而也有传言称1863年在一份官方文件上,记载了所罗门·诺萨普以自由民身份去世的官方信息。至此,所罗门·诺萨普成为了美国废奴主义运动中一个标志性的、传奇式的人物。
《为奴十二年》是19世纪美国黑人所罗门·诺萨普讲述为爱与亲情、为回家而抗争的人生传奇。自出版以来,成为感动全球亿万人百年不衰的经典。2013年《为奴十二年》雄踞美国亚马逊畅销书榜首,荣膺英、法、俄、德等15国“年度最感人图书”,奥巴马总统为之垂泪致敬。同年原著改编的电影《为奴十二年》横扫奥斯卡奖、金球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被誉为黑奴版《肖申克的救赎》,展现了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状态。
生活在19世纪美国纽约州的非洲裔自由民所罗门·诺萨普享受着自由的时光,但黑奴贩子利用他向往勤劳致富的美好愿景,使用诓骗的伎俩绑架了他,并使他失去了自由民的身份。血腥奴役与随意杀戮下的十二年间,所罗门·诺萨普夺下过抽打他的鞭子,痛扁过惨无人道的奴隶主。在黑暗的沼泽中长途奔袭,在强暴与酷刑之中挺身而出。机智勇敢、坚定博爱的品质最终让所罗门·诺萨普活着挺过了十二年的黑暗岁月。
这是个关于坚守生命、勇敢、自由、人性与爱的故事。即便在当下,自由仍然是多么可贵和脆弱!他以一个人的传奇,警醒了所有的时代。
所罗门受的罪也就罢了,他毕竟是个健壮的男人。可是伊莱扎呢,这个穿着丝绸衣服,手上戴着戒指,耳朵上悬挂着纯金的吊坠儿,优雅端庄,气质不凡的女人,之前享的福,只怕都抵不了后来一天所受的罪。 她在一夜之间从天堂坠入地狱,此时身体所受的苦根本不算什么,精神上的苦...
评分 评分在强调“人人生而平等”的准则之下,漠视并允许种族制度的存在无疑是巨大的讽刺。这也许是揭穿某些国家两套价值标准两种价值体系得以堂而皇之存在的有力证据。“天赋人权”这一信条如果只存在于某个人种、某个阶层,他们自然不会相信与他们不同的人也会发自心底地喊出这样...
评分所罗门受的罪也就罢了,他毕竟是个健壮的男人。可是伊莱扎呢,这个穿着丝绸衣服,手上戴着戒指,耳朵上悬挂着纯金的吊坠儿,优雅端庄,气质不凡的女人,之前享的福,只怕都抵不了后来一天所受的罪。 她在一夜之间从天堂坠入地狱,此时身体所受的苦根本不算什么,精神上的苦...
评分中国很多读者对《汤姆叔叔的小屋》并不陌生,这部斯托夫人发表于1852年的关于奴隶制的小说,第一次出版就备受关注,甚至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美国南北方矛盾的加剧。但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因小说虚构的特点被拥护奴隶制度的读者质疑。1853年斯托夫人发表《汤姆叔叔小屋...
补旧。几年前双十一凑单买的,一口气读完却没有什么感觉,好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有些许带入性,属于那种不会再读第二遍的类型。
评分补旧。几年前双十一凑单买的,一口气读完却没有什么感觉,好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有些许带入性,属于那种不会再读第二遍的类型。
评分面对生死,面对牢笼,我们如何坚持下去。为奴十年还能一直保留那颗向往自由的心我想没有多少人能做到,12年,在中国一个生肖的轮回,需要多大的勇气还能迈出追逐自由的脚步,我想那份勇气就值得历史铭记,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我今年也是12年,而我呢?离我向往的自由还有多远,中间隔着多少阻碍我想我自己明白,能不能迈出那一步还是看勇气!
评分流水账般的叙述了一个乏善可陈的故事。细想想作者表达的是对自由的追求,对于种族歧视的议题深入得实在有限。
评分文字不够精彩,故事性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