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1954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同安。曾在安徽插队,后当过文工团演奏员、文学编辑。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长恨歌》《纪实与虚构》《69届初中生》《流水三十章》《遍地枭雄》《启蒙时代》《天香》等,以及大量中短篇小说、散文、文学理论作品。
王安忆用她一贯的平稳、缜密、严实的笔法,掰开揉碎,丝丝入扣地讲述老三届那一代青年非同一般的成长历程。
小说描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上海的几个干部子弟和市民子弟在狂飙突至时受到的心灵震撼和随之而来的对革命、理想、人生、社会的思考,以及他们从单纯幼稚的少年时代走向敏感理性的青年时代的过程。王安忆的人物刻画是从内而外的,充满哲学意味和理性色彩,这使她的小说具有更高一级的艺术真实性和更深刻的典型性。
个人无法超越时代,也无法与命运抗衡;对一个人来说,所有的经历都是命中注定。一代人注定要在那样的环境中成长,这是他们的不幸,也是他们的幸运。社会的动荡、人生的变故,使他们开了眼界、少了浅薄、懂得了责任。王安忆没有去渲染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变故,而是用力刻画人物的内心——社会和时代背景下的头脑和心灵,其实就是在写人的历史命运。
中国人素来喜欢听书看热闹:破落子弟无事生非,挤在茶楼酒肆,听男女先生弹唱前朝往事,乱臣贼子,就有了三国水浒;丫鬟小姐梳洗打扮,站立亭台楼阁,俯视众生百态,品头论足,就有了红楼西游。这个乱哄哄的局面,给中国小说奠定了一个很不好的基础——群像与白描。什么也讲不...
评分在学校的一家叫做“沉香阁”的小店花10块钱买了三本《收获》过刊,由于目录被人撕掉了,所以这几本杂志基本上可以算是我随便拿的,所以说,读到王安忆的这篇《启蒙时代》完全是机缘巧合。在此之前,除了初中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章,我没有读过王安忆的任何东西,对她的了也...
评分这不像小说,更像一篇思想札记!客观地说,我们不能不说王安忆有思想,但也正因为她颇为自得的文革感思,导致她总是急于表达些什么?让一个很简单的情结故事担负起如此沉重的思想反思,有着难以承受之重?由此也导致失去了以往冷静细腻的叙事风格和点石化金的艺术表达能力。。。
评分 评分1. 南昌他们的聚会出现新人。这一次是嘉宝。 人物出场,先交待家世,也是张爱玲必做的。但张是将这些内容都“化”入情境: “说不上来郑家是穷还是阔。呼奴使婢的一大家子人,住了一幢洋房,床只有两只,小姐们每晚抱了铺盖到客室里打地铺。客室...
无论哪一代青年总归要接受到生命的启蒙,五四一代与八九一代是受西方启蒙,夹在中间的红卫兵与知青一代因为封闭与教育中断,启蒙的道路便更见艰难,此书的意义便在于此,告知给我们那个年代的青年是怎样寻找疑惑的解答,怎样探寻生命的意义,怎样在狂乱中成长为人。
评分我不喜欢这种细碎的叙事,但有两处印象挺深刻。 “经过走廊上的一扇窗,他站住脚,伸出手,像要接住什么,然后握起来。收回到脸前,摊开掌,嗅了嗅,说:春天来了!再一撒手,放走了。” “放逐,你知道吗?这是一种放逐!他们利用我们打开局面,现在我们的作用完成了,于是,放逐出城市。”
评分王德威老师课上讲,这部小说有太多可以发展而未得充分发展的细节,但不失为关于文革时代和启蒙的重要作品,也比那些“大说”好得多。深以为然。读到最后,看时间注为2006年9月初稿,12月二稿。那段日子也正是我初入大学启蒙时代。在那些没有电脑、灯下纸笔走马的深夜里,我又哪会想到十年后能走到哪里。如果能回去,我要给自己讲讲当时正在经历而不自知的故事,正如王安忆在小说中所做的那样。
评分感觉王安忆的小说已经超越了王安忆自己
评分感觉王安忆的小说已经超越了王安忆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