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出品人:
页数:1378
译者:草婴
出版时间:2014-9-1
价格:86.8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2648686
丛书系列:世界名著名译文库(凤凰壹力2013版)
图书标签:
  • 列夫·托尔斯泰 
  • 俄罗斯文学 
  • 文学 
  • 托尔斯泰 
  • 外国文学 
  • 小说 
  • 俄罗斯 
  • 经典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伟巨著,它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包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是一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的恢弘史诗。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画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战争与和平》恢弘的构思和卓越的艺术描写震惊世界文坛,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和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让我萌生动笔之念的原因在于,在看了网络上本就不多且质量高的更加屈指可数的几篇托评之后,我有点失望也有点意料之中地发现,只有一篇提到了安德烈之死。失望是因为这是《战争与和平》里对我而言真正重要的情节,毫不夸张地说它在我13岁那年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一直到现在。意...  

评分

这个暑假终于读完,跟其他的好书一样,读完《战争与和平》后,也是久久的不能平息,思绪经过好多天的缠绕后,终于可以坐下来说一些自己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毫无疑问是穿插了许多托尔斯泰个人的历史观,可以说是作者干预小说的集大成者,作者动不动会站出来发表大篇自己的...  

评分

最近在看《战争与和平》,朋友听说我在看这本书,基本上都是被雷到的表情,我这才恍然大悟,从前我以为大家都看过这本书,只有我没看过,所以也没好意思问人家看没看过,现在才知道,所谓世界名著就是从小你就知道你应该看,你自己也觉得自己该看,但是人人都觉得将来会看,人...  

评分

评分

花了整整一个假期的时间,终于读完了这部鸿篇巨作。我感受到的,是这部书所给予我的一种厚重感。 我相信没有人会不喜欢娜塔莎,喜欢她的美,喜欢她那眼波流转间里所流露出的快乐的笑意,喜欢她那一颦一笑间所展现出的快活的神情,她就像是一个闪着光亮的天使,散发着无穷...  

用户评价

评分

鸿篇巨制。夹叙夹议,战场上的混乱与贵族的豪奢交汇,托翁见闻广博确凿无疑。 穿插的战争实在啃不动,跟听英语听力似的。 论精细略有不足。

评分

大历史背景下的小说比较容易获得巨大的成功,每个个人的命运与历史或多或少的关联,带来强烈的宿命感,读时也不得不开展哲学思考,战争是什么?战争是偶然的决定还是历史的必然?战争中个体的作用?(爱情在小说的地位只是从属,绝不重要,甚至删去,小说依旧毫不逊色)有哲学思辨才是好小说。

评分

大历史背景下的小说比较容易获得巨大的成功,每个个人的命运与历史或多或少的关联,带来强烈的宿命感,读时也不得不开展哲学思考,战争是什么?战争是偶然的决定还是历史的必然?战争中个体的作用?(爱情在小说的地位只是从属,绝不重要,甚至删去,小说依旧毫不逊色)有哲学思辨才是好小说。

评分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它不是传奇,更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纪事,不过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的内容的那种形式。当托尔斯泰在描写十九世纪的历史事件还有其中的贵族家庭故事时,那种宿命论的念头便成为了整本书的主线,即在历史事件中,所谓伟大人物只有微小的作用。当托尔斯泰自己也坦言:“我不能添写那些人的意义,他们似乎控制着事件,其实他们比其他事件参加者更少做出自由的人的行为。我对这些人的行为之所以发生兴趣,只是想用它们来说明依我看是支配历史的那条宿命的规律,以及那条心理学规律,它促使做出最不自由行为的人从回顾往事中虚构出一系列结论,以证明他本身的自由。” 很喜欢皮埃尔和安德烈 Chris

评分

东欧北亚苦寒之地,亘古茫夜。普希金流陨袭空,果戈里启明星升;最终等来托尔斯泰天际吐辉。彼时的俄国人方才读罢伏尔泰哲文,此时的骠骑兵横刀冲锋拿破仑方阵,家国仇恨寓于个体挣扎。沙皇赢得大捷,沙俄却染病不起。一八二五年党人起义是序,一八六一年农奴解放是幕,且看舞台上历史车轮碾过欧罗巴落地皇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