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现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曾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著作有《谈美》、《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诗论》等。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晚年心血之作,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形象思维、文学创作及人性论等一系列问题,对打破左的教条主义,冲破文艺创作与美学的一系列禁区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学习美学与文艺创作的重要参考书籍。
领会大师的美学知识 评《谈美书简》 谈起美,我们很多人会把它当做一门高深的艺术望而却步,或者把“美”当做一门专业的工作去看待。世界上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事实上我们生活到处都有美,从景色、人物的欣赏,到一件国家大事生活小事的品格人性分析,都是一次...
评分 评分朱光潜的这本书采用书信体的形式来和青年讨论关于美和美学的一些问题,娓娓道来,我个人觉得值得一读。此为朱老八十二岁之作,与《谈美——给青年的十三封信》不同。里面的感情有激进之处,但是我觉得恰恰是一个可爱的和令人敬仰的老人形象。 分为十三封信,前一篇和最后一篇分...
评分 评分其实说来惭愧,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推荐读这本书,但是当时只是浅浅的翻了几页,实在是无法理解,就放下了啊。前两天,在图书馆,无疑间见到了这本书,就借了下来。 自己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看完这本书,期间也有很瞌睡的时候。看了不少人的书评和其他认得推荐,这本书是一本...
“研究文学、艺术、心理学和哲学的人们如果忽略美学,那是一个很大的欠缺……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大的欠缺。”感性是理性的基础,从具体到抽象,人是最高的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的统一,偶然背后的必然。
评分想想老爷子的遭遇,心酸,政治正确的前提里还是有些私货的,不过读起来没有以前有趣了
评分补。
评分政治正确的前提下写的,每一章之前都要表明忠心,不得不说当时的学术环境比较困顿。 但是内容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依旧从东西方哲学,东西方文学,心理学中解释审美和文艺创作中的误解,虽然提出的一些文艺观点放到现在已经是深入人心的不二法门了。非常喜欢"谈人"这一章,以及对于西方哲学家的悲剧观点的整合。 李洋老师上课的思路感觉跟本书的思路有些相似,尤其在于大量的旁证博引以及"吾尤爱真理"的思辨。
评分不喜欢这本书。里面一直在讲马克思主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