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計劃(1974.10-2009.3),1974年10月生於東京都,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2007年正式開始科幻小說的寫作,憑藉處女作《屠殺器官》一鳴驚人,獲得PLAYBOY推理小說大奬2008年第一名,入圍瞭第28屆日本科幻小說大奬。2009年3月20日伊藤計劃因肺癌英年早逝,年僅34歲。同年,他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和諧》榮膺第40屆日本科幻“星雲賞”最佳長篇及第30屆日本科幻小說大奬,其創作纔華得到科幻小說界高度的肯定。兩年後,美國科幻界最重要的奬項之一“菲利普·K·迪剋奬”也頒給瞭伊藤計劃的這部遺作。伊藤計劃的最後一部作品《屍者帝國》隻寫瞭開頭,由其盟友円城塔在伊藤計劃生後完成。
21世紀後葉,世界陷入被稱為“大浩劫”的混亂之中。人類開始建築由虛僞的善良與理論構成的“烏托邦”。為瞭抵抗這樣的社會,三名少女寜可選擇餓死,結果隻有一名少女成功。13年後,自殺未遂的霧慧圖安看見同樣自殺未遂的吉安拿起餐刀割破喉嚨。同一時刻,全球約有6韆多人自殺,其中一半死亡……霧慧圖安為瞭解開這麼多人自殺的謎團,隻身前往巴格達,沒想到竟然聽聞瞭兒時夥伴——理應已經自殺瞭的米阿哈的消息。這一切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內幕?
终于做到了将一个作者的书暂时全部读完,因为这个作者的书目前只有这两本,而且这个作者已经死了。 这两本书读起来都很可怕,并不是因为结局全都设定为人类毁灭,而是所描写的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过程太过真实。 这两本书都算是科幻类的小说,一开始要进入故事的世界观或许还有些...
評分终于做到了将一个作者的书暂时全部读完,因为这个作者的书目前只有这两本,而且这个作者已经死了。 这两本书读起来都很可怕,并不是因为结局全都设定为人类毁灭,而是所描写的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过程太过真实。 这两本书都算是科幻类的小说,一开始要进入故事的世界观或许还有些...
評分终于做到了将一个作者的书暂时全部读完,因为这个作者的书目前只有这两本,而且这个作者已经死了。 这两本书读起来都很可怕,并不是因为结局全都设定为人类毁灭,而是所描写的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过程太过真实。 这两本书都算是科幻类的小说,一开始要进入故事的世界观或许还有些...
評分伊藤计划的第二本小说,比之第一本屠杀器官,更有想象力,更有趣,也更合理,更深刻些。 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社会,“生命主义”已统领所有意识形态,人的一切言行都由生命监视器监控,不单监控你的饮食,还监控你的阅读,毕竟一些书乃至艺术品,都有可能引发你的血压.心理波动...
評分终于做到了将一个作者的书暂时全部读完,因为这个作者的书目前只有这两本,而且这个作者已经死了。 这两本书读起来都很可怕,并不是因为结局全都设定为人类毁灭,而是所描写的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过程太过真实。 这两本书都算是科幻类的小说,一开始要进入故事的世界观或许还有些...
我看不下去 我很不喜歡一幾個字就一行 我喜歡悲慘世界那種 密密的 十多行組成一段落
评分如果人類隻有失去意誌失去自我纔能令這個世界達到真正的和諧,那麼要不要消滅所有的自我?人類總喜歡從一個極端走嚮另一個極端,所以想要毀滅世界並不是什麼睏難的事,極端的完美就是死亡
评分優秀的科幻小說應該體現對個體的關懷。翻譯齣瞭原著的情感氛圍,可能具體詞匯上值得商榷。
评分= = 小說的故事完整性與人物性格都很弱,反烏托邦的邏輯隨意性倒很強,搞得各種羈絆之間的弱聯係很無趣
评分= = 小說的故事完整性與人物性格都很弱,反烏托邦的邏輯隨意性倒很強,搞得各種羈絆之間的弱聯係很無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