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伯林(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20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1939)、《自由四论》(1969,后扩充为《自由论》)、《维柯与赫尔德》(1976)、《俄国思想家》(1978)、《概念与范畴》(1978)、《反潮流》(1979)、《个人印象》(1980)、《扭曲的人性之材》(1990)、《现实感》(1997)等。
《扭曲的人性之材》应该是我读过的所有伯林的书籍中比较不理想的一本,也许这么说吧,这一本的演讲稿和论文集收录的文章彼此之间没有一条贯穿其中的逻辑主线,相较《自由及其背叛》、《浪漫主义的根源》(这是我认为最好的一本伯林文集)和《反潮流》,其脉络都更为模糊疏松,...
评分前言 又一本伯林的书。太喜欢这个作者了,遇见真是缘分……脑袋中许多模糊暧昧的想法,跟着他的思路都理清了。感觉又掌控了自己的脑壳(・・;) 不过在想是不是应该少看些这种暂时没卵用的思想史观念史啊? 观念和思想太强烈反而写不出好故事。一些东西被解构了,生活和历史...
评分"Out of cross-grained/crooked timber of human nature nothing quite straight can be made." “理想的追求” 在某一刻,我意识到,所有这些观念的共同之处是一个柏拉图式的理念:首先,像在科学中一样,所有真正的问题都应该有且只有一个真正的答案,而其他的答案都必然是...
评分公元1990,历史的车轮仿佛骤然加快,全世界都带着一种失重的快感,倏忽跨入20世纪的最后一个十年之期。各种新说旧论,竞逐着辩难的话语之巅,并依据冷战格局的急剧蜕变,寻找支撑各自内在理路得以延展的事实座标。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这位可能是这个世纪最伟大思...
评分“怎么能够让所有人都接受这样一种苍白,幽暗,死气沉沉的状态,缺乏色彩,了无生气,没有艺术,也不够人性。对那些秉持歌德这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个人主义而言,重要的不是共同基础,而是差异......” “理想自身呈现出一种绝对律令(a categorical imperative)的形式:要遵...
哪有什么普世价值,哪有什么绝对先进的阶级,无非是用来区分我们你们和他们的标签而已。
评分不敢说读懂,至少这头一遍绝不敢说。但是从大段大段的书摘就已经能够证明这是一本好书。其实应该是一个论文和演讲的文稿集吧,内容涉及到了从18世纪开始的欧洲思想史的变化,作者应该还是倾向于个人主义和浪漫主义吧,但是他也不断地提出文化相对论的缺点,并且几次纠正。最终他讲到了我们似乎总是潜意识里只接受一个终极真理体系的办法,在这个真理体系层面上,世界通向大同
评分知行合一最难的是构建自己“知”的理念世界,并且使其自洽吧。就像一个最虔诚的信徒和一个最纯粹的功利主义者一样,他们知其所知,知其所信,他们的信念如此成熟而坚定,言行合一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其价值理念是模糊的,中庸的,甚至是互相矛盾,随时而变的,“知”先天不足的情况下,知行合一就显得格外困难重重了。
评分“毫无疑问,一个人假如完全随心所欲的话,不仅会伤害到邻居,也会伤害到自己。自由仅仅是多种价值中的一种,不可能不受约束和限制。不过,在反叛的时候,这一点不可避免地被遗忘了。”
评分旁征博引 于我而言作为综述来看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