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经济史 历史 历史地理 社会经济史 冀朝鼎 历史地理学 历史学 海外中国研究
发表于2025-02-02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几千年的农业社会,让水利设施成为了区域经济的重要发展手段,可惜粮食的增产首先依然是服务于帝王的政治需要,使得水利设施只不过是盘剥百姓强化权力的工具,而这一工具也随着近代被裹挟入海权主导的全球时代,失去了刻画中国经济政治版图的重大作用。镶嵌在中国的帝王历史周期律之下的农业水利经济区,依然提供了一个看待历史的经济基础视角。
评分作者30年代在哥大的博士论文。用现在的评判标准来看,只能达到开题报告的水准,论证没有结合史料数据详细展开,只是很粗地给出一条逻辑线。但用这条线串起中国历史,也是有助于启发思路,加深理解的。尤其是三国和五代这两段非游牧民族入侵导致的分裂时期,用基本经济区的兴起和转移去看确实很清晰。
评分从水利的角度研究了传统中国的经济区,角度独特很有启发性。但是可惜与我基于书名而产生的阅读目的不甚相符
评分中国最早一代留学生冀朝鼎在哥大的PhD论文。从兴修水利的角度讲了前现代农业中国经济重心的东进与南移,用各省通志中收集的治水活动分省朝代数据来佐证是最大亮点。想必冀朝鼎先生爬梳这份数据也是费尽心血,但只是用一小章简要展示,正文没有与之结合深入分析有所遗憾(30年代的著作还要啥自行车!)。 2017.1.16
评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让水利设施成为了区域经济的重要发展手段,可惜粮食的增产首先依然是服务于帝王的政治需要,使得水利设施只不过是盘剥百姓强化权力的工具,而这一工具也随着近代被裹挟入海权主导的全球时代,失去了刻画中国经济政治版图的重大作用。镶嵌在中国的帝王历史周期律之下的农业水利经济区,依然提供了一个看待历史的经济基础视角。
冀朝鼎(1903-1963 ),号筱泉,笔名动平。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国际活动家、开展民间外交工作的杰出领导人.
朱诗鳌,教授。男,1936年12月出生,湖南汉寿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工建筑系。现任职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力发电工程系。
该书是作者冀朝鼎193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博士论文,用英语写的,讲水利系统对中国历史的经济区影响,乃至对政治区域发展变化的关系。
该书论证了中国统一与分裂的经济基础和地方区划的地理基础,同时还辩证地阐述了海河流域的开发,黄河流域的土壤侵蚀,江南围田的利用及山区土地的利用等。综观全书,作者以几个假设为基础:从秦至清农业社会结构的凝固(未作过多说明),水利建设服从于统治目的及气候对水利工程并无决定性影响(二者相关,在文中有反复论证)等,以中国统一与分裂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基本经济区”(可以看作“变量”),同时抓住水利事业这一因子进行考察。为了研究的方便,撇开了外部入侵、农民起义、商业及其他因素。
首先,我要隆重给大家介绍一位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冀朝鼎。他的一生做了三件影响历史的事情。 1.说服傅作义起义,北京的和平解放有他的一份功劳。 2.解放战争时期,在国统区发行法币与金圆券,加速国民党的政权在大陆的灭亡。 3.写了《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这...
评分书评作者:杨联升 从秦汉到清中叶的中国史上,我们常可以见到些地理上可以自足自给的区域。此种消息,由历代郡国省道的划界多有相似之点可以看出,在这些区域中,农业最兴盛运输最便利区域的领有者,常能凭之为根据,以统治其他区域。此特别优越的地域,即作者所谓“经济锁钥...
评分发展需要首都(军事中心)要与经济中心的重合 如果首都与经济中心的分离就需要在运输上有所创新。 1 秦 泾河流域 郑国渠 首都与经济区的重合 2 西汉 关中 六辅渠 白渠 首都与经济区的重合 3 东汉 河内 首都与经济区的重合 4 三国两晋 淮河流域战场 长江中下游移民发展 ...
评分提要: 本书有三点值得关注: 1.基本经济区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概念,意图借以解释古代中国统一与分裂的变动历史。 2.作者八十年前提取的观点,如今已成为历史教科书的内容。中学历史课本中有专门一课讲“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为数不多的历史课中以经济视角分析的。 3.作者的人生...
评分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