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玥 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博士。现为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历史系教授、杰克逊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研究部主任。研究方向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前期的中国社会历史,著有 Republican Beijing: The City and Its Histories(2003);与他人合作编著有Everyday Modernity in China(2006),The Modern Girl Around the World: Consumption, Modernity, and Globalization(2008)。
本书不是把城市作为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舞台,而是综合考察北京这个古老帝都本身的转型,以及被塑造成现代中国“文化城市”的过程。作者指出,今天所认为的“老北京”其实并不很老,它并不是帝都时代的北京,而是不那么遥远的民国北京。今天对老北京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将历史商业化的产物。北京不仅是政治活动中心,也是各类人群的生存社会。在作者的观察视野下,北京城获得了深刻的、实质性的学者叙述。
——唐晓峰
《民国北京城》是第一部对民国时期北京的空间变迁、日常物质生活及其文化表述做出系统研究的重要学术专著,与其他研究北京的著作相比,该书的一个独特视点在于对民国时期北京的普通人群及其日常生活实践的极大关注。“传统的回收”这一概念的独到应用具有很大的启示,它对过去与现在、旧与新、物质与文化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辩证的视点。
——张鹂
凡是这类书,我都眼巴巴的等着想看,想看看别人是怎么讲述一个城市的,特别是还会谈到一个城市底层的一面,更带动我的兴趣。现在的历史多是被某些视角固定下来的,那些没法发声的人和事,往往静静的被历史的灰尘淹没。去翻看的时候,却发现那里才更生动更有味,而且隐隐约约的...
评分凡是这类书,我都眼巴巴的等着想看,想看看别人是怎么讲述一个城市的,特别是还会谈到一个城市底层的一面,更带动我的兴趣。现在的历史多是被某些视角固定下来的,那些没法发声的人和事,往往静静的被历史的灰尘淹没。去翻看的时候,却发现那里才更生动更有味,而且隐隐约约的...
评分北京城第一段真正意义上的铁路,建在紫禁城内。1888年,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把一辆德国小火车送给慈禧,并在她的花园里铺设了铁轨。火车共有六节,现代工业的外壳下,是符合王朝尊卑等级的内部装饰:黄缎是慈禧太后御用的,红缎给宗室,官员则只能用蓝缎。坐上了西洋奇器后,...
评分本书研究建立在史谦德和韩书瑞两本北京专著基础之上,她了解北京的文学读物是《北京乎》和老舍小说。本书最核心的理论是将传统的发明改为传统的回收利用:将过去的东西改造成对当下有用的东西,例如把紫禁城和皇家园林改成平民可参观的旅游景点,将旧书和古董送到琉璃厂和隆福...
评分北京城第一段真正意义上的铁路,建在紫禁城内。1888年,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把一辆德国小火车送给慈禧,并在她的花园里铺设了铁轨。火车共有六节,现代工业的外壳下,是符合王朝尊卑等级的内部装饰:黄缎是慈禧太后御用的,红缎给宗室,官员则只能用蓝缎。坐上了西洋奇器后,...
虽有遗憾,但从格局、情怀、分析力到表达力,在有限阅读过已译成中文的研究中国城市近现代史的海外研究中似已最为出色。软硬兼施内外双修,文献梳理完整清晰,理论分析相较类似研究更为饱满。绪论、结语、章七尤佳。编校疏失、前后译名不一等虽较少但都非常显眼,三联令人讶异。
评分其实感觉蛮好,就是太学术看得我好困。
评分在北京待的这几年,总是在以为熟悉的地方有新的发现而惊喜……但是隔着时空,对这个城市的熟识还是有着几分游客的理解,等着葱小白看完跟我分享故事和感想!
评分“新地缘政治下的北京”一节,一战前后的国际局势如此深入地影响到北京以及内陆腹地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以天桥为案例,作者反复强调(包括前言、绪论、后记)北京城的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互动关系、非线性单一的状态,并提出“回收”的概念——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痛苦地蜕变时,可以立刻并完全地斩断、抛弃与过去、传统的纽带,拥抱所谓的现代化。每座城市都在定义自己的未来,“过去”也并不简单地过去。我们对未来的定义、探寻本身即是对过去的诠释、对传统的再造。不独北京如是。
评分在北京待的这几年,总是在以为熟悉的地方有新的发现而惊喜……但是隔着时空,对这个城市的熟识还是有着几分游客的理解,等着葱小白看完跟我分享故事和感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