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组曲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二战 法国文学 小说 法国 法兰西组曲 文学 内米洛夫斯基 文学(小说)
发表于2025-02-16
法兰西组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这不是一部完整的小说,伊莱娜的创作笔记里,可以清晰看到一套气势恢宏又不失哀婉的交响曲。在能读到的序曲和柔板中,作者用俄罗斯文学擅长的白描,第一次记录了二战中法国的彷徨和混乱。然而遗憾的是,柔板中本应曲折揪心的爱情,却在细碎的文字中失去了可读性,个中矛盾与挣扎,与杜拉斯的广岛之恋相差甚远。总之,她让巴黎粗糙起来,但却不是一名优秀的作家。
评分很难得看到这么好的书,这么好的翻译
评分二战法国德占区人的各种描摹,真实而残酷
评分画面感很强
评分现实中带着嘲讽,残酷中带着体谅。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 Irène Némirovsky
1903年生于乌克兰基辅,犹太裔。因俄国革命之故,1917年随家人逃离俄国,后迁徙至巴黎定居。18岁开始以法文写作。1926年与同为俄国出身的银行家米歇尔•艾波斯坦结婚。处女作《大卫•格德尔》在巴黎出版即声名大 噪。同年生下大女儿丹妮丝,紧接着出版的《舞会》同样轰动。1937年,小女儿伊丽莎白出生。
与其他同期的犹太作家一样,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因为血统的关系无法通过国籍审查,始终维持滞法俄国人的身份。1940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的全面打响,内米洛夫斯基的作品因为她的血统问题被迫停止发行。同年,她随法国境内的逃亡潮逃到伊希主教镇。1941年,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内米洛夫斯基遭到法国警察逮捕,于1942年夏天在奥斯维辛遇害。她的丈夫旋即也因犹太身份被捕,在毒气室里结束了生命。他们的大女儿丹妮丝当时年仅13岁,与妹妹伊丽莎白逃亡时始终带着一只行李箱,里面装有母亲遗留的珍贵的纪念物——内米洛夫斯基最后的手稿,也就是如今的《法兰西组曲》。
译者简介
蔡孟贞
1965年生,辅仁大学法文系毕业,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应用外语硕士。喜欢法文,喜欢法国。译有《20世纪的巴黎》《蚂蚁》《肉体的恶魔》《豹纹少年》《放手》。
1940年的某个夏日夜晚,德军在巴黎近郊投下第一枚炸弹。整个巴黎都醒了,法国一分为二,两百万法国人如潮水般逃向乡间。无论他们是贫是富,没人抵挡得了时代的浪潮。人民遭政府遗弃,德军不分城乡,铺天盖地进驻法国每个角落。也是因为战争,德国军官与法国少妇在小镇相遇,从彼此身上找回渴望已久的身为一个人的美好。每张脸孔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并共同刻画出时代的样貌。而那个战火连绵的年代,距今并不遥远。
内米洛夫斯基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选择以小说勾勒出二战法国大逃亡的众生相,为后世留下《法兰西组曲》这部未完成的巨著。
不算是正规的书评,只是记起内米洛夫斯基的创作笔记中,作家关于一位当代英雄之死的观点,略记一笔。 犹太女作家内米洛夫斯基(Irene Nemirovsky)生于俄国大资产阶级家庭,1918后举家逃往法国,成为著名作家,二战开始后,因犹太人身份与丈夫一同被送往集中营,迅速殒命。她的...
评分非常喜欢这个封面。书也一样,写的是战争,却像在跳一支舞。没有太血腥的场面,倒是很有美感。敌人一样是人,是不是。即使是同胞,在战争中也可以冷漠彼此。战争的极端环境下,人性被放大,特别是自私一面。 写得非常优秀。技巧好极了。是的,我是说技巧。因为,行文时时可以...
评分在电影里,时常可以看到的战争场面永远是这样的:庞大的军队在前线不屈不挠地战斗,硝烟四起,炮火连绵炸裂了平坦的土地。一批战士倒下,又有一批冲了上来,他们拿起死人手里的枪,继续向敌人开火……导演们还会时不时地将镜头转向城镇农村,四处都是尖叫着奔跑着逃难的人群,...
评分在电影里,时常可以看到的战争场面永远是这样的:庞大的军队在前线不屈不挠地战斗,硝烟四起,炮火连绵炸裂了平坦的土地。一批战士倒下,又有一批冲了上来,他们拿起死人手里的枪,继续向敌人开火……导演们还会时不时地将镜头转向城镇农村,四处都是尖叫着奔跑着逃难的人群,...
评分看了《法兰西组曲》的第二部《柔板》,很久没有被激起这样的阅读兴奋了。打从现代派兴起之后,满目皆是支离破碎的结构,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叙事,歇斯底里的即兴对话。这次看到这么传统笔法的小说,那根绷紧的阅读神经,马上就被按摩松弛了。清晰的叙事线,扎实的细节功夫,丰腴...
法兰西组曲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