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熊猫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纪实 熊猫 科普 环保 译文纪实系列 美国 非虚构 环境
发表于2025-03-31
最后的熊猫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这本书太沉重和令人揪心了,在几本侦探小说的间歇中才能一点一点完全读完。以为熊猫会被保护的很好,看完书以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以竹子短缺熊猫要饿死为借口捕捉野外熊猫,盗猎行为惩处不够,栖息地受到破坏、碎片化,为了经济和政治目的把熊猫出租到国外……
评分作者对事物用情深,开头干吹熊猫外观魅力还有点硬,后面写起实在的目见,笔调就非常优美。夏勒很擅长这种笔法:没有直白地表示情绪的字眼,但通过内容本身的对比,他排列词句的方式使段落很有感伤意味。很多抒情,但这样的研究和叙述如若脱离了主观的情绪,反而不佳。看着书我开始爱上珍珍,像喜欢一只小猫。一个观点我很认同:「资料本身往往没什么意义,但它们可以成为推理和新观念的出发点,提供新角度,在此则有助于了解熊猫及其自然世界」、「他们生活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只有一点点津贴,搜集的资讯对他们一点好处也没有。我知道,强迫不感兴趣的人工作很容易,却不会做出好科学」,事事如此。书里对丑恶直言不讳,对好的事也毫不吝惜地赞扬,都点名。讲环保的重要,也还写出那个自足的老人将“被连根拔起”给他的不安。是很恳切的。
评分看得痛心极了,这是人祸啊...所谓“国宝”也不过被利用来粉饰国家形象和政绩,得不到实质的尊重和关怀。其他保护动物的境遇可想而知。昔日虐待熊猫并妨害熊猫研究的人,王鹏彦和张和民,如今在卧龙当了领导,而温柔又耿直的夏勒,不会回来了,暴风哭泣。||一手资料里的熊猫习性,尤其交配那一段,太好看了233333
评分不止于一本博物学著作,更是八十年代初中国政治社会生态的记录。记录那个刚刚从泥淖里爬出来,从什么都不相信开始去追寻真善美,从只关注自身生存开始去瞄向自然熊猫的年代和人。夏勒对这个大染缸的吐槽不少,各种阻力也是显而易见。可是,那个一切尽毁后万物刚刚复苏的岁月,我们都要有耐心。熊猫的理想国在巴蜀之地慢慢建立,我们那个理想国呢?那个春夏之交……本应是故事的开始,却成了幻灭的答案。
评分把新版又读了一遍,看出来更多讽刺之处,最劲爆的是里面反复批评了两名年轻人,“满肚子小心思和谋算,臭水沟的研究工作几乎全毁”。然而张和民、王鹏彦这俩昔日“猴子称大王”的大学生,现在一个是卧龙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一个是副局长兼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怪不得夏勒再也回不了卧龙了。
乔治•夏勒|George B. Schaller
1933年生于柏林,美国生物学家及环保人士,熊猫项目外方专家代表,曾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三位野生动物研究学者之一。他是第一个受委托在中国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进行熊猫保护工作的西方科学家,也是第一个得到中国政府批准进入羌塘无人区开展藏羚羊研究的外国人。因其对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的杰出贡献,夏勒博士已成为这一领域的标杆及楷模,曾获得世界自然基金会金质勋章、日本国际宇宙奖、《美国国家地理》终身成就奖、美国泰勒环境成就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殊荣。
译者|张定绮
台湾大学外文系硕士,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博士班肄业,曾任《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中文版资深编辑、辅仁大学翻译学研究所笔译组召集人及《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撰述委员。译有《浮世男女》《阿佛洛狄忒》《寡居的一年》《带着鲑鱼去旅行》《误读》《午夜之子》等作品,并屡获优秀译本奖 。
特约审校|胡锦矗
1929年生于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教授。他从1974年开始研究野生大熊猫,是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奠基人,也是熊猫项目中方专家代表兼卧龙研究中心第一任主任,被誉为“熊猫教父”、“熊猫教授”、研究“国宝”的国宝。
熊猫,作为众所周知的中国国宝,世人皆爱其憨态可掬;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一珍稀动物在其所生存的狭窄空间里,在孤独无言的日子里,面临着怎样的艰难和危险。
作者夏勒博士以特聘专家的身份,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合作的“熊猫项目”,从一九八〇年开始,在四川山区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熊猫研究。他观察到熊猫各种动人的真实生活,同时也目睹了无知愚氓贪猎熊猫的可怕行为。在本书中,他以科学家和参与者的立场,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了这项史无前例的“熊猫项目”之内情;又以哲人的心灵与诗人的笔触,描绘了那一隐秘世界的美丽与哀愁;同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首批进入中国大陆进行研究的外国专家,夏勒博士以外来者的角度,将其当时与国内科学工作者和老百姓的来往以及各种生活小故事娓娓道来,为今天的读者重现了那个改革刚刚起步、思想开始解放的特殊历史时期。
一九八〇年,中外顶尖专家齐聚卧龙。
熊猫项目能否改变熊猫命运?
外方代表乔治•夏勒亲笔披露往事。
“熊猫教父”胡锦矗为中译本修订作序。
熊猫会被奉为环保偶像,其实毫不足奇。这动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魔力,能打动和改变所有看见它的人;只要有它在场,气氛就焕然一新。对熊猫而言,自由就是在山林环绕的竹海中平静的生活。它不能调整自身来迎合我们,它的需求无法妥协。如果任凭熊猫灭绝,那么所有的高尚情操、人道关怀,所有使它们永垂不朽的企图,都没有意义。
熊猫没有历史,只有过去。它来自另一个时代,与我们短暂交会。我们深入丛林追踪它的那几年,得窥它遗世独立的生活方式。本书就是那段短暂光阴的实录,而非回忆。
又一本【译文纪实】 这已经是第六本【译文纪实】,到现在为止,这个系列还没有让我失望过。 作者乔治·夏勒是一位保护生物学家,这本书讲述了他自1980年来到四川参加熊猫保护项目的经历。 书中有对熊猫生活细节和科考工作的细致描写,对于和作者一起进行科研任务的中国同事,作...
评分 评分乔治•夏勒在《最后的熊猫》中提到了他在中国对熊猫进行研究时发现竹子开花的现象,竹子会在相对固定的周期内开花、结子、死亡,而且这种情况是成区域性的发生。即使从中国移植一丛竹子到英国,再远的距离它依然会和远在中国的亲戚同时开花。 对于这种现象的...
评分其实这不是关于熊猫的书,这是对80年代中国的素描,熊猫只是当时人与事的载体。 作者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自然保护者,全身心的热爱自然与熊猫,因而发生了很多冲突。为了保护熊猫,什么都可以退让。然而,在那个贫穷的时代,保护熊猫是最不重要的事情,破坏山林的偷猎、毁林并不是...
最后的熊猫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