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tt McCloud(斯科特·麦克劳德),1960年出生在美国波士顿,15岁就立志成为职业漫画家,1984年以漫画《Zot!》出道。斯科特·麦克劳德以漫画理论闻名——从事教学和演讲多年。他编绘的《理解漫画》(Understanding Comics)系统地介绍了漫画的发展沿革、艺术语言、表现手法,是一本向大众普及漫画艺术的入门作品——它用简单的画面告诉人们,漫画不是宅男的读物,而是一种拥有强烈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这部作品浅显易懂,成为深受漫画创作平面设计、游戏设计和网页设计人员欢迎的经典教材。斯科特·麦克劳德推出的两本续集《重构漫画》(Reinventing Comics)和《制作漫画》(Making Comics)也沿用这种形式。斯科特·麦克劳德曾经12次获得美国漫画两大奖项——艾森纳奖和哈维奖的提名。其中《理解漫画》获得艾森纳奖和哈维奖,并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全球发行。
本书继承了《理解漫画》一书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作者继续通过形象化的角色讲述了漫画行业的历史、状态及漫画创作技巧,具体内容包括漫画的12次变革、漫画是如何诞生的、漫画的阅读方式、今天的人们对漫画的理解,以及漫画如何在新千年中开创新的辉煌等。看似非常简单的说法却深刻揭示了如何将个人的想像力和绘画技术赋予一种艺术形式以新生命的主题。
本书非常适合于动漫爱好者、相关专业的学生、工作人员阅读,也适合动漫相关专业作为培训教材。
读了Scoott McCloud的理解漫画以后本来对他的第二本书充满期待的。读了才发现,太让我失望了。写的虽然也很有见地,不过比起第一本理解漫画真是天壤之别,另外翻译的不好,太太不好了! 读的过程中,我一直有想用砖头拍人的冲动。大段的翻译的不知所云的文字让我奇怪这本书是怎...
评分昨天入手了这本期待已久的书,之前的《理解漫画》和《制造漫画》看的很爽所以就一直期待这个,不过这同一个系列的4本书(包括那本蜘蛛侠他爸教你画超级英雄的那本,和这3本没什么关系,不过国内引进的时候搞成一个系列了。。。。。- -)中的3本都是一起出的,偏偏这本原本国外...
评分这本书与其是在谈如何重构漫画,不如说是在谈“重新定义漫画”,书中讲到了漫画的革命,漫画的12种传播形式,以及它在新时代的发展。他们分别是: 1,作为文学作品的漫画 2,作为艺术的漫画 3,漫画著作者的权利 ?? 4,行业创新 5,公众认知 6,专业机构的监测 7,性别平衡...
评分这本书与其是在谈如何重构漫画,不如说是在谈“重新定义漫画”,书中讲到了漫画的革命,漫画的12种传播形式,以及它在新时代的发展。他们分别是: 1,作为文学作品的漫画 2,作为艺术的漫画 3,漫画著作者的权利 ?? 4,行业创新 5,公众认知 6,专业机构的监测 7,性别平衡...
评分昨天入手了这本期待已久的书,之前的《理解漫画》和《制造漫画》看的很爽所以就一直期待这个,不过这同一个系列的4本书(包括那本蜘蛛侠他爸教你画超级英雄的那本,和这3本没什么关系,不过国内引进的时候搞成一个系列了。。。。。- -)中的3本都是一起出的,偏偏这本原本国外...
我以为这是第二本,现在依然这么觉得的。因为制造漫画有白头发,而这本还没有。 画了近一天看完,内容确实很深,原来即使在美丽的美利坚,漫画从业者也不是那么滋润。作者的目光和眼界都足够高远而有深度,看得确实浅,以后或许才会了解得更深刻。
评分翻译扣一星
评分《理解漫画》更元一点,这本主要介绍和探索行业生态
评分这本相对前两本绝对吓退很多人 阅读这本的条件是一定要有一定艺术相关知识以及美国动漫文化的了解(辛普森 王尔德等配画出现时你将不知道为何如此配图) 千万别买给孩子当入门书籍 我看到中后期才懂了作者所谓的重构 应该是从整个产业的重构而非什么狭义上对漫画的解构再造 这本2k年的书很多预言都有实现 前大半内容涉及美国漫画历史对于我而言是非常有趣的 过程中了解了美国漫画产业居然是这样的环境 这点真是意外 这本的涵盖内容其实远比另外两本要丰富 介于更学究气一些以及针对我国人群的入门普及性门槛略高扣一分 到是很希望日本谁能写一本这样的书来详细阐述下日本的漫画生态环境想必也一定很有意思
评分4。翻译真的太糟糕了不说人话。和普通漫画教程不同这本更多是在探讨行业生态和作者观点,后面对数字化的探讨煽动性有点大再加上视觉语言很直观差点有种自己在读近未来scifi的错觉……另外书附录的漫画家和著作列表到哪里去了???我想对照着看漫画都得再买一本英文版本的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