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原旨主义

活的原旨主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杰克·M.巴尔金(Jack M.Balkin,1956一),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第一修正案奈特教授,耶鲁大学信息社会项目创始人和负责人、耶鲁大学奈特法律和传媒项目负责人、艾布拉姆斯表达自由学会负责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并创建法律博客“巴尔金之家”(Balkinization)。1978年和1981年分别获得哈佛大学学士学位和法律博士学位,1995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代表作有:《活的原旨主义》(Living Originali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宪法救赎:对不公世界的政治信仰》(Constitutional Redemption:Political Faith in an Unjust Worl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2020年的宪法》(与丽娃·西格尔合编)(The Constitution in 2020,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文化软件:一种意识形态理论》(Cultural Software: A Theory of Ideology.Yale University Press,1998)等。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杰克·M.巴尔金
出品人:
页数:384
译者:刘连泰
出版时间:2015-4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55453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学 
  • 宪政 
  • 美国 
  • 法律解释 
  • 法律 
  • 耶鲁 
  • 法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杰克·M.巴尔金的《活的原旨主义》主要探讨了宪法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框架原旨主义的宪法解释理论。据此,宪法确立了一项跨世代事业的初步框架;宪法的民主正当性在于每一世代都视之为“我们的法律”,忠于并相信其最终将获救赎。忠于宪法要求忠于文本的原初语义含义及其潜在原则,而非原初被期待适用。每一世代都应恰当地运用宪法解释历史,基于当下语境维护和实施宪法。政治过程,而不仅是法院活动,是宪法阐释这一宪法解释活动的主要源泉,也是宪法变迁的主要动力。因而,框架原旨主义与活的宪法立场兼容。 本书已由Bleknap Press出版英文版本,本次引进由厦门大学法学院刘连泰教授组织翻译工作。本书仅探讨文本意义上的宪法及相关原理,并不涉及具体的政治制度,是宪法学的经典理论著作之一,对于完善我国宪法学理论,开展进一步理论研究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框架原旨主义有些自我矛盾。看似糅合了原初意图(原始期待适用含义)和活的宪法两个向度,取中间道路,但实际上如果还延续“主客二分”的解释主体和宪法文本的二元论,任何一种解释因为要基于当下情景和对未来的评估就无法符合宪法文本自身,因为文本是历史上某个时刻制宪者或批准者生活世界的固着。

评分

框架原旨主义有些自我矛盾。看似糅合了原初意图(原始期待适用含义)和活的宪法两个向度,取中间道路,但实际上如果还延续“主客二分”的解释主体和宪法文本的二元论,任何一种解释因为要基于当下情景和对未来的评估就无法符合宪法文本自身,因为文本是历史上某个时刻制宪者或批准者生活世界的固着。

评分

罗里吧嗦。

评分

观点挺有趣的,不过论述实在太啰嗦;考虑到现在法学界翻译的一般水平,这本翻译还算不错,意思基本传达到了,不过仍有个别用语不准确(economy p35)。排版让人看的不舒服,尤其是注释都在书末

评分

框架原旨主义有些自我矛盾。看似糅合了原初意图(原始期待适用含义)和活的宪法两个向度,取中间道路,但实际上如果还延续“主客二分”的解释主体和宪法文本的二元论,任何一种解释因为要基于当下情景和对未来的评估就无法符合宪法文本自身,因为文本是历史上某个时刻制宪者或批准者生活世界的固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