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模式

香港模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作者:吕大乐
出品人:
页数:2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5-6
价格:HK$ 9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883405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香港
  • 社会学
  • 社会科学
  • 港台
  • 历史
  • 政治
  • 香港研究
  • sociology
  • 香港
  • 模式
  • 城市发展
  • 经济
  • 文化
  • 历史
  • 社会治理
  • 法治
  • 国际视野
  • 独特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靈活的中小企、「積極不干預」政策、神話般的公務員團隊、「諮詢式政治」、「新市鎮─公屋─工業」三環緊扣的都市規劃方式等等,自九七回歸以來,香港社會過往成功的發展模式、制度支柱陸續暴露出一些問題和弱點,既無法解決現存的困難,更難以面對未來更為複雜的情況。

過去的成就成為了一種包袱,有時甚至會阻礙創新求變,成為社會進步的絆腳石。

香港社會如何走下去?

在思考新的策略和發展模式之前,讓我們跟隨著名社會學家呂大樂教授先對舊有的方程式來一個總結,弄清楚問題之所在。

作者简介

呂大樂,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香港研究講座教授,曾任教於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長期從事香港社會研究。近著包括《中產心事》、《凝聚力量:香港非政府機構發展軌跡》、Hong Kong: Becoming a Chinese Global City 、Hong Kong, China: Learning to Belong to a Nation 、《四代香港人》、《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等。評論文章散見於《明報》、《信報》。

目录信息

【新世紀香港社會研究系列】總序 v
前言 vii
導論 11
第一章  靈活的中小企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第二章  永遠的「積極不干預」. . . . . . . . . . . . . . . .. 41
第三章  行政管理型政府 . . . . . . . . . . . . . . . . . . . . 63
第四章 「諮詢式政治」 . . . . . . . . . . . . . . . . . . . . . . 83
第五章 「唔好阻人發達」的社會秩序與規範 . . . . . . 103
第六章  安居樂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7
第七章  還是在過去的框框裏打轉 . . . . . . . . . . . . . 159
結語 195
參考書目 19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什么积极不干预? 郭伯伟爵士(Sir John Cowperthwaite)是一名有坚定信仰的财政司司长,他的信仰是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他说政府最好不要去统计或收集数据,因为有了数据政府就会不自觉进行干预和调控经济。在他任内(1961-1971),香港走了一条异于当时的宗主国英国、也异于...  

评分

什么积极不干预? 郭伯伟爵士(Sir John Cowperthwaite)是一名有坚定信仰的财政司司长,他的信仰是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他说政府最好不要去统计或收集数据,因为有了数据政府就会不自觉进行干预和调控经济。在他任内(1961-1971),香港走了一条异于当时的宗主国英国、也异于...  

评分

什么积极不干预? 郭伯伟爵士(Sir John Cowperthwaite)是一名有坚定信仰的财政司司长,他的信仰是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他说政府最好不要去统计或收集数据,因为有了数据政府就会不自觉进行干预和调控经济。在他任内(1961-1971),香港走了一条异于当时的宗主国英国、也异于...  

评分

什么积极不干预? 郭伯伟爵士(Sir John Cowperthwaite)是一名有坚定信仰的财政司司长,他的信仰是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他说政府最好不要去统计或收集数据,因为有了数据政府就会不自觉进行干预和调控经济。在他任内(1961-1971),香港走了一条异于当时的宗主国英国、也异于...  

评分

《香港模式》,吕大乐著,中华书局(港),2015年7月初版。如周永新前著类似,问题找得透彻,但解决之道模糊。其实,这也是香港现状,分析问题总是容易,找解决办法困难。但再想想,在当下社会能正视这些问题亦不容易,便属于客观理性了。

用户评价

评分

港人讲香港,聚焦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算是有观点的一本书。对于“积极不干预”“高效政府”等习以为常论述的批判性思考很有价值。

评分

最近这一波阅读,越读越不想谈书本身。怎么说呢,今天学弟说,为什么我们没有论辩课程,说理课程。是啊,虽然心知肚明为什么,但我们依旧为什么事到临头才来了解才来恶补才来和我们的兄弟手足互相呼喊彼此解惑。为什么。撞墙。捶地。

评分

書裡兩個最核心觀點:1.去殖民地化的過程裡從未解決過政府的政治認受性這個程序問題。制度環境變了,舊的制度安排卻一直延續。先天不足,後天又不去制度創新。2.八零年代中後期開始的去工業化過程間接推動了珠三角發展,但由資本帶動的這一區域整合,卻也毀掉了香港製造業大舉升級轉型的選項。繞開制度建設的整合所帶來的真正傷害,直到2003年之後才全面暴露:經濟力量的對比一調整,市場力量自然就不站在香港這邊了。所以哪裡有什麼「最好的因」,明明就是最壞的因,後知後覺的果。

评分

这段时间写香港问题写的最好的一本书 讲清楚了一些香港长期以来存在的深层次矛盾的根源 当现有的政治制度无法配合当前的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 而特区政府由于先天的认受性不足 而难以拥有政治能量 所以无法推动更多的改革 而香港全面的恋殖情节 也当现实存在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 让政府回到旧有的体制中去 所以香港就只能在原地打转 在风雨飘摇的此时看完这本书 更觉得现在出现的问题 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问题就已经产生 而又怎么能够形容 当人们以为一切都欣欣向荣 走向更好的时候 衰败却已经超你我走来

评分

書裡兩個最核心觀點:1.去殖民地化的過程裡從未解決過政府的政治認受性這個程序問題。制度環境變了,舊的制度安排卻一直延續。先天不足,後天又不去制度創新。2.八零年代中後期開始的去工業化過程間接推動了珠三角發展,但由資本帶動的這一區域整合,卻也毀掉了香港製造業大舉升級轉型的選項。繞開制度建設的整合所帶來的真正傷害,直到2003年之後才全面暴露:經濟力量的對比一調整,市場力量自然就不站在香港這邊了。所以哪裡有什麼「最好的因」,明明就是最壞的因,後知後覺的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