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张纯如(Iris Chang)译者:谭春霞、焦国林
张纯如1989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获新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芝加哥度过了短暂的记者生涯,之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写作硕士学位。
作为美国著名的年轻历史学家之一,张纯如曾获得众多荣誉,包括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合作项目奖、华裔美国人组织年度女性奖、伍斯特学院名誉博士、加州州立大学东湾分校名誉博士等。1991年,张纯如与布雷特•道格拉斯(Brett Douglas)结婚,并育有一子。
她的作品刊登在《新闻周刊》、《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多家出版物上,此外,她还接受众多电视和广播节目的采访,并发表过众多演讲。除了《南京大屠杀》之外,张纯如还有《蚕丝》(Thread of the Silkworm)和《美国华人》(The Chinese in America)两部著作问世。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己的轿车内开枪自杀。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
全书先是从日本士兵、军官为什么完全脱离了人类基本的行为规范,日本学校和教科书从心理层面向学生灌输对中国人民的仇恨和蔑视,以及高度军事化的教育体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根源性原因。
在这本书的核心篇章里,作者通过采访当事人、查阅档案资料以及实地考察与研究,极其详实地记录了日本军队残暴、灭绝人性的屠杀行动,深刻揭示了日本侵略军的凶残本性。同时,作者还生动记述了南京安全区里以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南京活菩萨”明妮•魏特琳拯救中国人的英雄壮举。
最后,作者以悲愤的笔触揭露了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占领下的南京、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幸存者的命运等鲜为人知的情节。
这本书是关于这段恐怖历史的权威之作。
当我们看东京审判,南京大屠杀。。我们就开始恨日本人了,我有时候觉得我们确实在被媒体灌输着什么,那些反日的人又有几个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据说美国人拍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发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有许多照片并不真实,屠杀发生在冬天,照片里的日本军人却穿着短袖。为此...
评分“忘记过去的人必将重蹈覆辙”-乔治.桑塔耶纳 张纯如先生,请允许我降这个女性称为先生。而女性被称为先生是对一个有卓越贡献女性的尊称。如宋庆龄先生,邓颖超先生,杨绛先生等等。我认为“南京浩劫”这部书应该使得这个女性尊称为先生。 张纯如先生在书中认真介绍了1937~1938...
评分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连张纯如是谁都不知道,那还是有一次在卓越购书时不知哪里弹出来的推荐,我开始注意这个名字,同时注意这本书。其实在这本书之前,我从未真正阅读一本关于日军侵华的著作,包括小说。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充满了血腥和暴力,残酷的杀戮,泯灭的人性,麻木...
评分 评分刚刚过去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 二十年前,一个出生在美国的华人女性张纯如,她的外祖父母亲历南京大屠杀前的恐怖逃亡,从小她便对这场浩劫耳濡目染。等到她想要自己查阅更多的资料时,才惊异于西方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的无知。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
在历史不被正视与直面之前,我们永远不会停止需要日本道歉的声音,这绝非日本年轻一代“我们究竟还要为过去的事情道歉多久”的委屈和不满所能被换位思考后地翻篇而过,拿着“我们也是受害者”的遮羞布含混模糊着行为视角,亦或干脆对屠杀历史本身置身事外地选择性漠视。正是因为世界看似已经从那个年代换血重生走向新的文明,我们才应该站在更清醒的立场去彻底解决它,无论是受害者,亦或加害者,我们应该从悲剧中自省人性的弱点,修缮与承认恶,人心脆弱,怪物在任何地方,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张纯如是个伟大的女性,她的母亲说的对,她应该被历史铭记,相对两个序言反而情绪太过激烈贲张而显得思考促狭,当然我能够明白这样的心情,在我脑海不断萦绕的,是“我多灾多难的祖国。”愿逝者安息,生者宁静。
评分人类能有多闪耀,就能有多邪恶。想起那句话:“天鹅再美,也存在杀死它的方式。”即使身处文明世界的我们,也常常感受到这个物种原始的恶意,黑暗的种子从未消失。想到这里,心中一怵。
评分在历史不被正视与直面之前,我们永远不会停止需要日本道歉的声音,这绝非日本年轻一代“我们究竟还要为过去的事情道歉多久”的委屈和不满所能被换位思考后地翻篇而过,拿着“我们也是受害者”的遮羞布含混模糊着行为视角,亦或干脆对屠杀历史本身置身事外地选择性漠视。正是因为世界看似已经从那个年代换血重生走向新的文明,我们才应该站在更清醒的立场去彻底解决它,无论是受害者,亦或加害者,我们应该从悲剧中自省人性的弱点,修缮与承认恶,人心脆弱,怪物在任何地方,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张纯如是个伟大的女性,她的母亲说的对,她应该被历史铭记,相对两个序言反而情绪太过激烈贲张而显得思考促狭,当然我能够明白这样的心情,在我脑海不断萦绕的,是“我多灾多难的祖国。”愿逝者安息,生者宁静。
评分每次接触这段历史,内心总是很沉重,有点不敢触碰它。本书以详实的记录与冷静的文字记录了这个历史事件,是其更有震撼力。
评分一张张图片确实触目惊心,但我并不仇恨日本人,只是他们不可肯承认历史这件事情做错了,不能忘记历史。我希望得到的是一个诚恳的道歉,一个他们正视历史的证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