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士鋒(Stephen R. Platt),耶魯大學中國史博士,其博士論文獲頒瑟隆•費爾德奬(Theron Rockwell Field Prize)。目前執教於美國阿姆赫斯特馬薩諸塞大學,著有《天國之鞦》(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 China, the West, and the Epic Story of the Taiping Civil War)。他大學時主修英語,因此大學畢業後以雅禮協會老師的身份在中國湖南待瞭兩年。他的研究得到富布萊特計劃、國傢人文基金會、蔣經國基金會支持。目前他與妻女住在馬薩諸塞州的格林費爾德。
譯者簡介
黃中憲,政治大學外交係畢業,專職翻譯,譯有《天國之鞦》《明代宦官》《維梅爾的帽子》《大探險傢》《帖木兒之後》《成吉思汗》《劍橋伊斯蘭史》《非典型法國》等。
審校簡介
譚伯牛,清史研究者,尤為關注太平天國戰爭及湘軍、淮軍曆史,著有《戰天京:晚清軍政傳信錄》《天下殘局:斷章取義說晚清》《湘軍崛起:近世湖南人的奮鬥史》。
中國近代史上,湖南所産生的改革者、軍官、革命傢之多,居中國諸省之冠,但史學研究卻鮮少對湖南進行連貫性的探討。本書不同於中國現代化是首都與通商口岸啓迪內陸的普遍看法,而以湖南為中心,認為湖南在內部進行的思想改革與論述,牽動瞭中國近代史的走嚮。
湖南是具有獨特性格的地區,……既為更大國傢的建造付齣心力,也孕育齣自己的身份認同。本書以多不勝數的一手數據為基礎寫成,為發人所未發的一部力作。 ——拉納•米特(Rana Mitter),《被遺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y)作者
湖南在中國曆史舞颱占有特殊地位長達一百多年,先是助政府平定太平天國之亂,平亂之後大量湖南人成為封疆大吏,晚清改革時湖南成為主要的改革中心之一,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湖南貢獻甚大,而在毛澤東主政的中國則有多位湖南人躋身最高領導階層。
——柯文(Paul A. Cohen),《曆史三調》(History in Three Keys)作者
關於民族概念的中國如何由內往外發展齣來, 至今隻得到局部的探索。裴士鋒的專題性作品,以令人信服的筆法說明地方根源與民族果實的關係。他筆下的湖南以新且有效的方式說明瞭從帝國到民國的轉變。
——柯嬌燕(Pamela Kyle Crossley),《滿洲人》(The Manchus)作者
作者鲜明指出,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中湖南人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对于湖南和湖南人的研究有着非比寻常的历史价值和政治价值。但是作者也敬告读者,湖南人不能代表中国人,湖南也不是中国缩影,湖南就是湖南,它是独立的、个性的,在广袤的中国土地上,湖南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評分翻看近代史,我们会发现: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时,湘军出力最多;早在百日维新的三年前,湖南就已实施过类似改革,掌舵人便是在百日维新失败后慷慨就义的谭嗣同;同盟会会员中,湖南籍居各省之冠,黄兴在辛亥革命中的“参与度”也远远高于孙中山;中共第一届政治局成员中,湖南籍...
評分花周末的时间翻完了这本书,趁着热乎劲,写点第一感受,先占个坑,防止自己偷懒。 准备写几个自己感兴趣的点: 1.做成一件事,必须要有持续不断的准备,但也得看历史的机遇。比如郭嵩焘在湖南官场变动前的举步维艰,持续付出,这种付出在陈宝箴上台后得到了回报。更有力的例子...
評分本书还是给出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视角的。主要有两个: 1、毛等人早期的“一省独立建国”民族主义背景是什么?代表着什么? 作者力争这背后有一条清晰的“湖南民族主义”发展脉络,但我觉得要打个问号。 可以看到,代表人物(比如陈天华)的民族主义理论是混杂矛盾的,对民族主...
評分- 原本的英文版是2007年出版的, 事隔8年後由台灣出版社翻譯成中文. -- 台灣近一兩年出了不少關於中國大陸翻譯書, 把外國學者的東西引介到華文讀者中, 像這本書的出版社衛城, 或者另一家"八旗文化"也做得不錯。香港的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出版社也有做類似的動作, 但學校的出書還...
作為大眾讀者,這本書還是挺有啓發的,原本並不清楚的很多事情得到瞭解答,看到瞭一個人思想變化的背後與被影響的因素,更是對湖南在近代的發展做齣瞭總結和一個概括與背後故事的展示。
评分平,平平。該書準確地應該叫作《從王夫之到毛澤東》,或《尋找王夫之》之類,揚抑之間,幾起幾疊。當然,或許還會引起國內“四川人與現代中國”“廣東人與現代中國”之類的熱潮。我讀此書的最大發現,耄原來有個姓賀的同學,就此人寫一本書,或許更有意思。
评分修行15th,裴士鋒真是個奇妙人物,他廣受好評的天國之鞦我看不入眼,這本乏人欣賞的書我卻很激賞。大概是我底子不足,一度聲浪震天的“湖南獨立自治”聲音與彭璜這位和毛並肩戰鬥良久後成政敵死因不明的重要人物我都毫無瞭解,以至於此書後半本讀的極為受用。我想湖南自治獨立應該是有湖南獨特思想基礎根源在的,其餘省份包括安徽、湖北等革命重鎮,都沒有如此密集直白的獨立呼聲。湘人的傢鄉認同度很高啊,我也是半個湖南人,喜歡 此書
评分本書指齣湖南人的性格兼具忠貞與叛逆,忠貞於朝廷,但是地方中心主義也很深,自王夫之以來,清代的諸多文化大傢都成於湖南,如王夫之、郭嵩燾、曾國藩、王先謙、譚嗣同、楊毓璋、乃至革命誌士陳天華、在湖南曾經任職的陳寶箴陳三立父子,直到毛澤東以來的改變中國曆史走嚮的知識分子均是湖南人,並影響中國的走嚮!而且早期的郭、陳、楊登均受王夫之思想的巨大影響,纔使得他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從而俯瞰天下。但作者並沒有利用曆史地理學的路數來探討為什麼隻能僅僅是湖南,而非其他地域,略有牽強附會之嫌,畢竟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永遠不是一個決定性的證明。
评分一個很小的切口,拉齣一道深淵。雖然沒有其他的研究佐證得齣的結論是否“就是如此”(就個人經驗而言存疑),但仍不失為好的體驗。譯者文字非常流暢,日行50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