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绒监狱

天鹅绒监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匈牙利] 米克洛什·哈拉兹蒂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184
译者:戴潍娜
出版时间:2015-11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72754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匈牙利
  • 极权主义
  • 米克洛什·哈拉兹蒂
  • 外国文学
  • 东欧
  • 政治学
  • 文学
  • 小说
  • 监狱
  • 社会批判
  • 自由
  • 压迫
  • 人性
  • 权力
  • 反抗
  • 孤独
  • 制度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匈牙利道德勇气的标志性人物,言说东欧艺术自由与禁忌

◎在充满压制的国家中做一个创作者意味着什么?

◎是谁创造了这种“镣铐下的美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探讨东欧“被囚禁的艺术”、泄露统治者内心秘密的地下文学,由一个天生爱唱反调的人以一种“御用作家之良心”的口吻所写。它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地剖析了被“审阅”的文学和匈牙利艺术家、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极富洞见地描述了“镣铐下的美学”、艺术家与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共生关系。

事实就是这样:碰不得的禁忌,不宜居的生活,不可说的言论,无形的条条框框,永久流产的不被接受的思想,这一切并没有让我们的作品在审美意义上贫瘠乏味。艺术大厦就从这些国家设置的栅栏里拔地而起。我们巧妙地在艺术宅邸里改组家具。 我们学习在规训中生活,那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的一部分,不久我们将变得渴望它,因为没有它,我们就无法创作。 ——米克洛什·哈拉兹蒂

【媒体及学者评价】

别看这薄薄的一本书,它将会被众多美国研究生在他们严肃的论文中引述;它将会出现在社会学教授推荐的经典阅读清单上;它将成为中欧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欧的文化宝库里不能没有它。

——乔治·康纳德(George Konrád),匈牙利作家

一部奇特又新颖的、关于后斯大林时代东欧艺术家处境的著作。

——尼尔·阿舍森(Neal Ascherson),英国作家

这本尖锐的著作能使人多些明智,少些沮丧。一本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

——苏珊·桑塔格,美国作家

当极权主义的思想控制日臻完美时,制度化的审查却变得过时了。哈拉兹蒂以令人不安的智慧分析了这一悖论。

——李克曼(Simon Leys),比利时汉学家、作家

关于极权主义美学的一份绝妙的报告。

——《卫报》

可以说,哈拉兹蒂是从米洛什《被禁锢的头脑》结束的地方开始写起。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事务》杂志

哈拉兹蒂赋予平淡的行文以诗意,这是只有诗人才做得到的。

——《当代社会学》

在哈拉兹蒂的解说中,除了对政治和当下时事的关注,他还提出了一些有关理论趣味的问题。他或多或少地使我们意识到西方艺术的价值和实践背后那些尚未被我们意识到的设想。

——《纽约时报书评》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米克洛什·哈拉兹蒂(Miklós Haraszti),1945 年出生在耶路撒冷,后随父母回到匈牙利。他是匈牙利当代重要作家、思想家、人权运动者、大学教授,同时也是匈牙利民主派异议者最重要的地下期刊《讲述者》的编辑和突出贡献者。20世纪70年代匈牙利民主与自由出版运动发起者之一。2004—2010年曾指导欧洲安全与合作委员会(OSCE)媒体自由监督机构。另有著作《工人国家的工人》。作品被翻译多种语言,在欧美影响深远。

【译者简介】

戴潍娜,毕业于牛津大学。致力于“智性”与“灵性”相结合的文学创作和研究。著有诗文集《瘦江南》、童话小说集《仙草姑娘》。翻译作品包括伊塔洛·卡尔维诺短篇小说《组合与反组合》,雷蒙•格诺实验文本《格诺二题》《乌力波简史》等。

目录信息

导读 高墙内的作家自白
前言 反抗的男爵
I 无伤亡的审查制度
II 艺术和自由
III 传统的悖论
IV 审美传统
V 艺术的解放
VI 戏仿御用风格的一章
VII 审查的文化
VIII 艺术与经济
IX 审查的美学
X 社会现实主义之真相
XI 御用艺术家
XII 字缝里的空间
XIII 异议者的辩证法
译后记 刀与磨刀石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狗儿吃了蛋糕,蛋糕吃了狗, 我吃了狗儿,甜蜜的爱人吃了我 这是陈升的专辑《我的小清新》里的一首歌,叫“雅米蛋糕店”,整张专辑唱法奇特,基本没调,我媳妇说老诗人被左小带坏了。可我却整整听了一年。 今年十一我去成都出于兴趣采访了一位写民国历史的作家,作家慷慨的分...  

评分

新闻报道,漫威大片《死侍》没有通过电影审查,无法在国内上映。很多漫威迷为此伤心,但是大家都识大体,非常了解没过审是什么意思,很快调整好了心态,准备用硬盘迎接这部电影。 对大多数人来说,审查制度相对遥远。这几年,电影市场空前繁荣,关于电影的讨论和报道日益增多...  

评分

这三年里我搬过很多次家,在不同的城市生活过,大多数书籍都只能寄回老家,随身携带的只有一本很薄的小书,通体黑色印着银白色字体的《天鹅绒监狱》。 很多时候我甚至都不会认真重读这本书,偶尔想起来的时候翻一翻,想不起来时它就继续躺在书桌上。 这几年我写作没有什么长进...  

评分

为政治驱驰的艺术 ——跟马克思用哲学一样,政治艺术家曲解了艺术。艺术的实现也同时意味着其消亡,正如哲学之于马克思。 ——艺术家必须将社会主义的理念整合、包装为一种启示传达给观众。曾经隐于私人领域的艺术享受,如今成了洞察社会的工具、改造社会的间谍。 ——这些作品...  

评分

新闻报道,漫威大片《死侍》没有通过电影审查,无法在国内上映。很多漫威迷为此伤心,但是大家都识大体,非常了解没过审是什么意思,很快调整好了心态,准备用硬盘迎接这部电影。 对大多数人来说,审查制度相对遥远。这几年,电影市场空前繁荣,关于电影的讨论和报道日益增多...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时而讲起“御用作家的良心”,时而又以正面姿态予以反击。这当然可以视为一种可贵的修辞。但也导致了不必要的模糊,失去了应有的批判力度和自省深度,有时甚至有单纯展现智力的嫌疑(至少中译本给人的感觉是这样)。另外,此书论点的展开基于东欧的文化传统,彼处并未经历断裂式的文化变革,彼时也没有“市场经济”的冲击,与我国审查文化的差异其实是十分明显的。但引用此书观点的人,似乎只是一味强调相似性,这可能会导致对实际情形的遮蔽。

评分

嚼蜡。

评分

三星半。形式的意义大过内容,情绪又大过其形式,从而淡化了批判的力度。观点松散琐屑,整体读来感觉像是揉不起的面团。看看序就大致知道这本书是在讲什么了。

评分

2016年已读004:三星半,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从传统审查制度下艺术与审查天然的对立关系,到后斯大林时代东欧艺术与国家之间的合谋共生,看似“自由”、看似“进步”,实则被国家收编、豢养的艺术家则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自我审查自我约束,无异于自我阉割。只是被体制化的他们,已经习惯了依靠高墙而生存。至于被译者称为“双簧体”、时而正面揭露、时而大肆反讽的写作风格,反而妨碍了批判本身应该达到的深度。

评分

已购。挺好,就是太绕了,历史原因?相较传统审查制度的压制禁止,新的审查制度更类似于招安,吸引艺术家自愿套上枷锁。国家取代市场,成为艺术的唯一雇主。用书中的一个例子说,“按照匈牙利人的说法,如果索尔仁尼琴住在匈牙利,他有朝一日会被任命为文联主席。那样就不会有人写作《古拉格群岛》了;假使有人写,索尔仁尼琴也会赞成将他驱逐出境。”P15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