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不语对枯棋

天公不语对枯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姜鸣 1957年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做过工人、大学教师、证券公司高管。现任上海国盛(集团)副总裁,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

主要著作:《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1990、2002、2014) 《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1995,增补本即出) 《被调整的目光》(1996) 《天公不语对枯棋》(2006)。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姜鸣
出品人:
页数:342
译者:
出版时间:2015-8-1
价格:CNY 5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3091
丛书系列:文史小悦册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姜鸣 
  • 晚清史 
  • 随笔 
  • 晚清 
  • 近代史 
  • 中國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是一部紧紧围绕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讲述晚清政局的历史读物。作者笔下的北京胜迹,皇宫御苑、王府宅邸、街头巷尾,都曾经是风华绝代的历史亡灵活动的舞台。作者用极富感染力的细节叙述,再现了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与李鸿章等亲王重臣、康梁等维新人士在历史关头的艰难抉择和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为那个时代勾勒出鲜活的形象,不止是消闲破闷的京华掌故,更浸透着史学行家的功夫,发旧思而生新意。

全书约配两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书名“天公不语对枯棋”,典出沧趣老人陈宝琛的诗作“感春四首”,是诗人对甲午战争失败后国事危机的浓缩概括,作者移作本书书名,因为书中描写的诸多事件,正是发生在那个艰难的年代。

2006年初版,深受读者欢迎。此次改版新刊,作者对部分内容、图片做了调整、修订,面貌一新。

〔专家学者推荐〕

研究晚清的北京政局人物,同一主题的著作众多。姜鸣以南方才子的独特角度来写这一内容,通过老北京丰富的人与事物细节,为那个时代勾勒出鲜活的形象,别有新意,读来引人入胜。

——赵启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很海派,也很京味,很专业、也很好看。上海人眼中的京华掌故,史学行家写的散文作品。发旧思而生新意。

——茅海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北京固然有许多风景绝佳的去处,但姜鸣笔下的胜迹,“胜”在人事而非风物。使作者流连不去的,是在北京扬名养名,曾经风华绝代的历史亡灵。书中涉及的人物事件相当复杂,也相当有趣,作者有很会讲故事,各种依稀风闻或闻所未闻的掌故由他娓娓道来,读起来很舒服。不过,这部书的好处不止是消闲破闷,有些篇什作者是花了很大工夫写就的,文章也做得很有锋芒。

——小宝 书评专栏作家

姜鸣是个有历史眼光的敏感游客,我所喜欢的,是他那种糅合了游记与历史探究的写作方式。有了历史沉淀下来的分量,最不显眼的地方顿时也显现出非凡的意义。

——梁文道 香港作家 传媒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今年又是甲午年。早在1912年,中国政府已经采用西历纪年,然而国人并未忘却六十年一甲子的轮回。就像明朝亡于甲申年,三百年后还有人作祭文,想必每隔六十年,甲午也会激起新一轮的历史回响。 上一个甲午是1954年。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对甲午战争的印象,大多来...  

评分

内容嘛,如果不是银河证券上海公司的书记这一身份,恐怕此书也无偌大阵仗. 实在是因为太象业余爱好者的游记,并且成文之日甚至在十年前.现在看来,很多词汇都已经过时.只能说该书性价比不甚合理. 不过是作者自己的风雅之书而已.旁的人随便翻翻就好.  

评分

近来在看一本叫作《天公不语对枯棋》的书,作者姜鸣,金融界人士,书名据说出自陈宝箴的一首诗。内容都是一些游记引发的历史感想,个别篇目考证的成分多些。 游北京,不能不想到晚清的历史,所以书的副标题定义为:晚清的政局和人物。提及晚清,人人都会想到他——李鸿...  

评分

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作者将北京的遗迹与历史相结合,以迹带史,以史说人,写法很棒!之所以说是“迹”而非作者自己及一干书评家所谓之“景”,是因为不少作者当年踏访之迹早已在北京的城建大潮中灰飞烟灭。这不禁让我想到近年来勃兴的Daesh,以宗教的名义毁灭人类的文明遗存...  

评分

书名和副标题都十分的吸引人,但文章就并没有完全扣题,确实只是作者在报纸副刊上发表的一些游记,散文类的文章。实在配不上如此沉重的标题。当然单看文章的话,也还行,可以一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对周边的存在,满怀深情,并付诸文字,真是难得的能力

评分

可以当作姜鸣老师的北京访古记来读。原作年头比较久了,新版做了一些补充。我很喜欢于历史旧迹中游走,所以读到这样的书也感怀不已。

评分

#Kindle PC

评分

#Kindle PC

评分

姜鸣有小才,不论是整书还是章节,于其著作皆能有一个不落俗套的名字中可见一斑。但更多是上海式的精明市侩,享受官商的福利却以有风骨的知识分子自居,所谓不平则鸣也不过就是一点点奴才式低眉顺眼的小牢骚。沾沾自喜的体制内小知识官僚的卖弄文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