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陆军的轨迹(1931—1945)

日本陆军的轨迹(1931—194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川田稔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韦和平
出版时间:2015-9-1
价格:CNY 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78340
丛书系列:阅读日本书系
图书标签:
  • 日本
  • 历史
  • 二战
  • 军事
  • 日本史
  • 日本研究
  • 军事史
  • 近代史
  • 日本陆军
  • 历史研究
  • 二战
  • 军事发展
  • 1931年
  • 1945年
  • 侵华战争
  • 军事战略
  • 战时体制
  • 东亚局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昭和陆军以九一八事变为契机,打倒了一直推行国际和平协调外交、在国内也比较稳定的政党政治。它是怎样逐步走向侵华战争,然后对美开战,走向太平洋战争的?领导这个时期日本陆军的永田铁山、石原莞尔、武藤章、田中新一等人,持有什么样的政治军事构想?本书的焦点就在于此。

作者简介

川田稔,日本历史学者、政治学者,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日本福祉大学教授、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

目录信息

序 幕 满洲事变——昭和陆军的抬头/001
第一章 政党政治下的陆军——宇垣军政与一夕会的形成/007
1.二叶会和木曜会/009
2.一夕会/020
第二章 从满洲事变到五一五事件——陆军政变与政党政治的结束/029
1.满洲事变前夕/031
2.柳条湖事件与陆军中央/040
3.犬养毅内阁的成立与荒木贞夫就任陆相/057
第三章 昭和陆军的构想——永田铁山/071
1.国家总动员论/073
2.批判国际联盟与对华政策/081
第四章 陆军派系斗争——皇道派与统制派/093
1.陆军中央的派系对立/095
2.军队青年将校与陆军手册/107
3.派系斗争的激化与暗杀永田铁山/115
第五章 二二六事件前后的陆军与围绕大陆政策的斗争
——石原莞尔担任战争指导课课长时期/127
1.华北分裂活动与二二六事件/129
2.石原的对苏战略和对华政策的转变/138
3.卢沟桥事件与石原、武藤的分歧/161
第六章 日中战争的展开与东亚新秩序/175
1.战争的扩大和战线的胶着/177
2.近卫内阁的“东亚新秩序”声明及反响/192
第七章 欧洲大战与日德意三国同盟
——武藤章出任陆军省军务局局长/209
1.《综合国策方案》的制定与建设“大东亚新秩序”/211
2.对南方行使武力论与德英战争的走向/225
第八章 渐进的南进方针与德苏战争的冲击
——田中新一就任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239
1.从英美可分离到英美不可分离/241
2.德苏战争与武藤、田中的分歧/255
3.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与美国的对抗措施/274
第九章 日美谈判与对美开战/285
1.继续谈判,还是决心开战?/287
2.东条内阁的成立与走向日美开战的道路/306
3.武藤和田中的世界战略与战争指导方针/318
尾 声 太平洋战争——日暮西山的昭和陆军/335
主要参考文献/345
后 记/36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史料翔实,从永田铁山、石原莞尔、武藤章、田中新一四人的战争思想角度勾勒了日本陆军在九一八、对华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决策前后的计划和构想,难能可贵的是本书站在了世界大战格局审视了日本对外扩张的计划,特别是苏联在战略上对日本侵华以及南进的考量……另外本书描绘...  

评分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两国历史与文化极其相似。读罢这本书,我对这个观点的印象又加深了许多。中国的现在与日本的当年是多么的相似,两者都作为东亚地区的第一强国跻身世界列强之列,也都想作为亚洲的代表、东方的代表、黄种人的代表挑战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争夺世界的霸权。...  

评分

因为简评的字数限制,一些超出本书内容之外的读后感只好在评论里面添加了。 就日本陆军关于30年代到41年底战略决策研究来讲,本书超过了目前中文界出版的所有书籍,也体现了日本学者一以贯之的精细。相信中文读者通过阅读此书,可以跳出网文、期刊杂志的思考水平,另外此书对...  

评分

对二战中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中国来说,发动战争的日本绝对是邪恶的存在,以至于很长时间以来,我们提起日本除了憎恶,就是排斥。很少有人愿意冷静地去了解日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战争的深渊,日本的自我毁灭对中国又有着怎么样的启示。 战争责任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昭和陆军作...  

评分

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一种强烈的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他们同样也不乏智慧与执行力,为了国家安全,他们不惜以身犯险,也要为自己民族的生存去博取机会。这样一群人,放在如今这样的环境下,应当会成为很多国人心中的偶像吧。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也确实成了偶像,被...

用户评价

评分

日本军国主义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总体战思想的影响,要更好地理解永田铁山的战略意图,可以延伸阅读下鲁登道夫的《总体战》

评分

日美开战前的决策过程尤其精彩,最有意义的一点是中坚陆军幕僚如何决策日本的国防政策以及永田观点形成的背景,战略意图的不同导致了派系分化与争斗,在国防战略的制定上蛮佩服永田的,政策简单明确,也有据可循,从专业的视角来讲,比其后任石原高明不少。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其中坚阶层不同的经历和知识背景以及对未来的判断对国家政策的影响极大,因此国家政策的即使在短时间内也会出现大的变化,永田和其后任石原就是例子,如果这样的政策制定决定于少数人手中,风险极大,本书对于我们观察一个国家国策的制定过程很有启发意义。幕僚团体(更准确的说是有一定权力和较大影响力的军队中层政务官群体,这个群体从其成长经历来看,很难说是单纯的幕僚或者参谋,其本身即是决策过程/程序的一部分)如何推动国家的政治军事向自身设定的方向演变

评分

以永田-石原-武藤-田中为主线,日本在陆军主要政策制定者的左右之下一步深似一步地被拖拽入世界大战的泥潭,如果说永田对“世界大战”和“国家总体战”的预测和苏联为假想敌的基本战略规划还可以看做源自现实政治的准确观察,至武藤田中一系就已经不可挽回地堕入修昔底德陷阱,自己成了预言的推动者。叙述略琐碎反复,很难想象田中新一这种狂热的战争犯居然得了善终

评分

作者提出了很多修正主义观点:通常认为海军主张南进,陆军北上,但并非如此;日本崇尚精神万能,实际上统制派很讲究客观物质力量。大量篇幅涉及人事变更,值得深入研究

评分

即使是对于幕僚这些高度理性的人来说,在判断局势、决定方针时也难以避免过往的经历对自己的影响。重新思考武藤、田中两人的战略构想,都包含着高度理性且缜密的思考,这也必然导致两人难以说服对方,正是在这种尝试说服彼此甚至互相攻击、倾轧的过程中,陆军失去了明确的目标。多数情况下,正确的道路不止一种,远见卓识更需要高度的执行,否则只是空谈罢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