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曼是德国20世纪主要作家,《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其成名作,192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尚有《魔山》等。
家族的鼎盛,家族的名誉,成为了后代的枷锁,为了保持鼎盛保持名誉,需要付出很多,我觉得书中最悲剧的是约翰,为了努力维持和延续父辈传下来的布登波洛克这个姓氏的光环;最幸福的事小约翰,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没有太为名誉所累。形形色色的人,三代人的不同经历,最后的...
评分因为过年,读完《布登勃洛克一家》用了较长的时间,或许这样漫长的地零碎地读一部家族史反而是更有效的,脉络被划得清晰异常,忧伤也被拉得漫长。一个家族一百年的历史,荣极而衰,最后消亡。其实这是定数。看尽历史,说的也只是这样一种故事。只是托马斯•曼用他的眼睛,带...
评分托马斯曼的写作风格显著,把欧洲贵族生活如此事无巨细又丝丝分明的描写,也称得上是德国曹雪芹了。 在他的笔下,一个百年家族如何经历四代人轰然倒塌,写得是那么顺其自然。在读的时候感觉每一件转折的事情都发生得那么自然而然,以至于当读者全身心投入到书里时,甚至不能站在...
评分 评分因为过年,读完《布登勃洛克一家》用了较长的时间,或许这样漫长的地零碎地读一部家族史反而是更有效的,脉络被划得清晰异常,忧伤也被拉得漫长。一个家族一百年的历史,荣极而衰,最后消亡。其实这是定数。看尽历史,说的也只是这样一种故事。只是托马斯•曼用他的眼睛,带...
翻译的文字功夫让人失望。校对就更让人失望了。
评分虽然只有26岁,作者对“时间感”的把握能力已经初现。情节和人物的生死、情感、思考都构成了时间流逝的描述工具,比起感叹一个人物的一生,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ta作为时间的一个段落,是怎样把无形的时间河流化为有形的。《魔山》中主体情节的极其细腻漫长甚至似乎啰嗦,和结尾处几页中流逝的数年时间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时间的敏感和对其的弹性掌控是托马斯曼的鲜明特色。与此相似的还有在《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对外在场景细节的稀松平常仿佛只是走过场的描写,和对后半段人物心灵哲思的深度探究,同样构成鲜明的对比。
评分后悔买北理工的作品,我当时怎么就脑残了呢。翻译还出现逻辑错误。托马斯倒成了弟弟,这让我看了不到两百页,心里就极不舒坦。 就其内容而言,时代对这个家族的影响并不强烈,他们就像是在一个停滞的时代里生老病死。这个家族的覆灭,向我们展示了资产阶级的生命轨迹。他的覆灭,有多少是生的子孙少,而又保持自身阶级属性的后果。家族故事的吸引之处,就在于故事的推动与发展,而这部显得平铺直叙的,除了几个争吵及内心刻画之外,我想《魔山》更能代表托马斯曼的水准。 这让我想起《大宅门》若是能把这个题材用好的文学手法表现出来,也是一部上乘之作。
评分散文化的语言讲述一段家族兴衰史,冷峻的笔触勾勒出平淡而悲催的人生轨迹…… 人的选择被现实生活左右,才能与智慧,拼劲与活力,都被平平无奇的命运消磨殆尽……
评分翻译的文字功夫让人失望。校对就更让人失望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