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中国现代史最著名的学者之一。
26岁的胡适因《文学改良刍议》而一举成名,大举白话文的旗帜,革新了中国几千年来日常生活的表达方式。他的著述也颇为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胡适用自己推行的白话文,开启民智,身体力行地去追求民主,是世代青年的榜样。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胡适也不能幸免。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毕生推崇自由民主、思想解放的理想,同时也主张全力西化,因此赞誉有之,批评有之,被后世评价为“誉满天下,谤亦随之”。作为近代中国最富盛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其影响力至今不衰。
本书精选了多篇胡适以自由、文明、社会、中西文化等为主题的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和演讲,涵盖其一生学术文化,涉及大量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时事等方面的内容。
让他赞誉有之,谤亦随之的这些思想、观点和主张,在本书中也有全面的体现。阅读本书不仅可深切地体会胡适的这些犀利的观点,并能带动读者思考这些观点的适用。
我个人觉得,没有什么不可容忍!! 当然并不是在吹牛,心理上是这么觉得,而行动上完全不是啊! 有些事,还是很窝火的忍着的! 我也多么想自己是一个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女汉子,下面一段对话,让我不得不认清现实: 女:听说,最近很流行女汉子这个词? 男:那是你们女生之中,我...
评分上个世纪的后半叶,胡适因为被批判,所以没人敢碰。现在,胡适又被抬到高空,同样敢碰的人不算多。我也是这样。胡适的文章读的不多,但是胡适的故事听的不少。有幸这次第一时间拿到了潘光哲先生选编的《容忍与自由:胡适读本》,才算让我大概补上这一课。 用编者的话说,《容忍...
评分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看完这本书已经有两天了,可是心中总是有些愧意。用匆匆忙忙的五个小时,说是读,倒不如说是浏览。心里也一直盘算着应该再认真的研读一遍。而之所以匆忙的开打写字板,写下一些文字,是因为胡适先生提到的一些看法,我觉得很有现实意义,想和大...
评分胡适不深刻,只说一点常识,这似乎是很多人公认的事。然而,深刻一词有时也有一定的歧义,比如是深刻在词汇、术语上呢,还是深刻在社会洞察力上呢?那就大有讲究了。(而现在看来的“常识”放在当时是不是还是“常识”也大有可疑之处) 比如有些人是深刻在文学词汇或文学意境上...
评分相比书名所要表达的"容忍"和"自由", 我在书中更多的看到了他所介绍的实验主义: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潜在的解决方法)-求证-问题解决. 不论是他在"问题与主义""谈谈实验主义"等篇章的直接探讨, 还是他通过自己考证<红楼梦>的过程间接展示出来的治学方法, 都在强调实践这一方法的重...
还真是文化虚无主义,民族主体的缺失啊
评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明?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自由?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會? 小學生思考良久,感慨頗多,繼續學習中…… 期待昨天下單今天9:23剛從孔夫子舊書網上發出的法律出版社潘光哲先生重新編輯的版本兒。
评分当时看完对胡适非常非常崇拜,觉得胡适的这些杂文随笔(比如《拿来主义》等对国人或社会环境有锐利批判的文章)应该列为大学生必读,也发下宏愿要读完胡适全集。可惜只看了两本就没再读了……毕业后对胡适讲的这些问题感觉早已经见怪不怪了,而且已经有了自己对抗的方法。
评分胡适确实是一代大家!尤其一篇宽容与自由,更见大家风范。他讲得很多东西,现在看来也仍然很深刻,比如说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他提出的很多方法现在看来也很好,好像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总之受益匪浅啊。另外,怎么最近读的书,怎么版本都这么偏,都没几个人标记?
评分胡适的这些文章写于将近一个世纪之前,如今读来还有一种针砭时弊的错觉,看来,中国的时政没有改变多少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