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异之辩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文化研究 德国研究 曹卫东 德国 工具书 哲学 C曹卫东 汉学
发表于2025-01-11
同异之辩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值得一看
评分视角比较宏观,很奇怪的是,这本书并没有跟什么国家项目吧,为什么曹贝马斯一些态度特别中国中心主义呢?
评分视角比较宏观,很奇怪的是,这本书并没有跟什么国家项目吧,为什么曹贝马斯一些态度特别中国中心主义呢?
评分值得一看
评分值得一看
曹卫东,1968年5月生于江苏阜宁,博士,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和比较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系。主要从事法兰克福学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学术成果包括专著:《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权力的他者》(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曹卫东讲哈贝马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编著:《霍克海默文集》(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哈贝马斯文集》(第1-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004)、《哈贝马斯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译著:《后形而上学思想》(合译,译林出版社,2001)、《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合译,学林出版社/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02)、《后民族结构》(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02)、《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合译,译林出版社,2004)等。
本书思索的是在中德文化关系中德国的自我认同与中国作为“异在”之间的张力问题,由此梳理出德国文化史中的中国形象发展历程,即一个“异”与“同”从博弈到融合的历史过程:由17世纪以前在德国文化中作为“异国”的中国,到17世纪作为“异教国”的中国,到18世纪 “异国”和“隐喻”两种中国形象的并存,再到19世纪中国作为“大写的他者”,最后达到20世纪德国对中国认识的“自我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同异之辩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