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弥达斯王、《圣经》到格林兄弟,数千年来,黄金启迪了各种神话、传奇和寓言故事。它是财富、魔力和太阳的象征,被当作金钱,制作首饰和装饰,也是政治和宗教权力的符号,享有其他金属无法比拟的盛誉和地位。
大英博物馆出版的《金子:一部社会史》甄选了其浩瀚收藏里的120件精美黄金物品,以通晓凝练的明晰语言,探及黄金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事实与幻想,地位与力量,作为货币,作为饰品,作为器皿,黄金与神、死亡,黄金的光芒、工艺。对于任何一位曾经穿戴、使用、享受和崇敬黄金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份完美的礼物。
苏珊·拉·尼斯(Susan La Niece),大英博物馆典藏和科学研究部的资深冶金学者,主要研究金属加工技艺(包括塑形与装饰),鉴定和分析大英博物馆的珠宝藏品,著有《金子》《金属与矿藏》等书籍,经常进行公众讲座。
很美的图册,可惜自己对相关历史背景不熟悉,很多东西看的云里雾里的。大概是位于地图中间那一条的人们,自早期开始就特别偏爱黄金。中国是个例外,我们是玉石的民族,估计除了中华文明圈,没有人像中国人一样热爱玉石了吧。当然了,黄金是钱,自然人人都爱,只是没有上升到那...
评分中国有句俗滥的古话,叫作“书中自有黄金屋”。《聊斋志异》中有个书痴,竟把它当作寻宝的密语,在乱卷中翻寻金子。大部分书里有的不过是白纸黑字,打开《金子:一部社会史》一书,满眼中洋溢的金光,倒让人产生书里确有黄金的幻觉,但那只是有关金子的精美插图。此书为...
评分若言金子人人爱,未免有些武断和俗气了。不过,苏珊·拉·尼斯的《金子:一部社会史》倒给我们添了几分底气。不单单是“人为财死”这样简单粗暴的理由,一种金属能够见证社会史的发展历程,当然是有原因的。 希腊神话中的金羊毛被视作稀世珍宝,真实的金羊毛倒并不鲜见。因为...
评分中国有句俗滥的古话,叫作“书中自有黄金屋”。《聊斋志异》中有个书痴,竟把它当作寻宝的密语,在乱卷中翻寻金子。大部分书里有的不过是白纸黑字,打开《金子:一部社会史》一书,满眼中洋溢的金光,倒让人产生书里确有黄金的幻觉,但那只是有关金子的精美插图。此书为...
评分博物馆是储存人类文化记忆的重要场所。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的金银器藏品琳琅满目,且大有来头,甄选整理后结集成为《金子:一部社会史》和《银子:一部生活史》。百余件金银藏品,图片携带简介,悄悄散落于扉页之间,它们担当的使命是用来串联起一段...
金子从古至今、从神话到现实、从制作到使用、从货币、日用品到珠宝的全面然而粗浅的简介。纸张装帧都很好,就是太贵=。=
评分内容撑不起书名。
评分科普读物~
评分内容非常浅显,配图还是很精美别致的~
评分涨知识~对金子多了一层世俗之外的喜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