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讲述作者以数十幅“二战”中犹太人集中营被害儿童的幸存画作为主,围绕在苦难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这一核心内容,讲述相关背景和有记载的人物及故事,内容涉及普通的犹太家庭、犹太儿童、犹太艺术家等大批浩劫受难者的遭遇和他们不懈的精神追求。六十年前,这些孩子们的老师,想尽办法艰难地把孩子们的诗和画保存下来,是为了让今天的我们,有那么一个片刻停下来,去了解――人们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真实经历。也让我们有哪怕是一小段的静默时间,去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和今天的儿童们一样的孩子,有了一个非常不同的、被突然中断的童年。这些孩子,成千上万的孩子,再也没有能够长大。可是,这些诗和画的存在,给我们讲述了那个令我们无法回避的、真实的故事。
林达,一对旅美夫妇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这对夫妇用历史的厚重感,以一个经历过“文革”洗礼的普通中国人的视角、勤奋、用功,收集和研究了大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民主发展过程中的事例,用生动的语言、可信的细节、严谨的治学和研究态度,为我们另外一些普通中国人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民主发展历史的窗口。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等。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不是翻,是一字一句认真地读,被真真切切地感动了。合上书,已经凌晨3点,失眠了。 关于纳粹,关于集中营,看过不少书和电影,但没有一次有这次阅读时那么真切而感动。书中讲的不是我们熟悉的,残酷而恐怖的波兰的奥斯威辛,而是捷克的特莱津集中营。 从德国的小邻...
评分我把这本书静静的放回书架。书中一共有47幅画作,当我看到第20幅的时候,终于不能够再继续阅读。于是便想,像我这样,可以被文字震撼而停滞不前,那么写下它们的人呢?林达,他们需要翻阅多少资料,寻访多少人,才可以一字一字地记录下当年的真实?我想,我也许可以明白张纯...
评分刚看完<像自由一样美丽>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详细地关于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来由的介绍.心情很沉重.当时看到吴锡平的书评,"在这些被囚的犹太人中间,先后有过15000名儿童,他们在同样被囚禁在这里的一批犹太艺术家、音乐家、学者和教授的传授下,创作和表演了一大批画作和...
评分美丽的代价 题记:不自由的人向往自由,不自由的人才会意识到自由的美丽。 整部书里,最触动我的是一个特莱津小孩的一句诗: ——黎明沿着集中营的街道匍匐前行 拥抱着每一个路上的行人。 我很喜欢书的装帧,风格一如林达以前的书一般,后面是可爱的特莱津孩子的画作,很...
评分因为平时比较忙,都是把零碎的时间拼在一起来看书的。因为喜欢林达,所以周末特意去图书馆借了林达的一系列书,而这本书只是在早晨临出门前随手拿来塞在包里的,没有看过任何相关的书评,也不知晓大概情节。然后在10号地铁里我翻开了这本书,之后因为太过专注,本来应该在...
说实话,这本应该是一本读起来很难受,很令人感动的书,可是我并没有。如果林达真的想写这个题材,应该试着了解更多,更深入一些,而不是罗列这么多历史意义比艺术意味更浓的画作。
评分我也没想到这会是我第一本读完的林达夫妇的书,一开始以为主线是《我再也没有见到另一只蝴蝶》,后来以为是弗利德·迪克-布朗德斯,看了后记才记起还有安娜。可以先看后记,看的时候觉得有点过度解读,因为我对诗画有不同的理解。看了后记才知道这算是一本儿童读物,没有长大的孩子才是重点,有安娜,还有许多留下画作和诗作的犹太孩子。
评分像自由一样美丽
评分说实话,这本应该是一本读起来很难受,很令人感动的书,可是我并没有。如果林达真的想写这个题材,应该试着了解更多,更深入一些,而不是罗列这么多历史意义比艺术意味更浓的画作。
评分谨记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