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陳智德 主編 作者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译者
2016-2 出版日期
537 页数
HK$ 98.00 价格
香港文學大系 1919 一 1949 丛书系列
9789620745157 图书编码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香港文学  选本  史料  hkno  HK  @港版   


喜欢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在线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02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在线电子书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下载 2024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在线电子书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下载 2024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在线电子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在线电子书 著者简介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在线电子书 图书目录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在线电子书下载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在线电子书 图书描述

本卷選錄香港文學史料文獻一百七十三種,分為「刊物史料」、「題記與序跋」、「書信與日記」、「作家史料」、「紀錄與報道」五輯,以書刊、人物、事件三大項為主體,具體時期由一八六二年至一九四九年底止,包括《中外小說林》、《新小說叢》、《伴侶》、《島上》等刊物史料,以及〈三十年前香江知見錄〉、〈香港的戲劇〉、〈周恩來關於香港文藝運動情況向中央宣傳部和文委的報告〉等重要文獻,為《香港文學大系》的讀者提供早期香港文學背景資料,亦為日後研究香港文學史的學者提供必需的參考。

導言 陳智德(節錄)

一、文學史料之範圍、理念及文化需要(上)

文學史的編撰,無論新舊古今,關鍵是史料、史識和史筆,其中最基本的無疑是史料,此所以黃繼持説:「沒有史料或史料不足的『歷史』只能是『神話』」1,史料構成認知消逝事物的客觀基礎,文學史料可包括書刊、手稿、書信、單張、照片、影像、錄音,這是從「載體」的形式着眼,若從內容及性質而言,更須着眼於近代以來,文學作品的傳播和接受主要通過印刷物呈現的本質,即以報紙期刊和單行本為最主要呈現載體。如此範圍仍相當寬泛,史料雜亂繁多,但關鍵者不是量的問題,而是對史料的判斷、鑑別、整理,是「史識」的一部分。

基於不同的方法、目的和取向,史料的價值會有所差別,單單把所見資料集合在一起是沒有意義的;文學史學者謝冰提出:「有甚麼存世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料不是關鍵,關鍵是你要找甚麼樣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料,這就是史料的問題意識」?,對香港文學來説,特別把香港文學的整理放在《中國新文學大系》的體系脈絡當中,我們一方面依照《中國新文學大系》按體裁編選作品,並以一九一九至一九四九年為期,但亦考慮香港文學的歷史本質,因而上溯一九一九年以前的晚清時期;而在《文學史料卷》來説,着眼的是香港過去有甚麼讓文學傳播的刊物,舊體文學和新文學在其間的演化、作者的生平資料以及他們與羣體和時代的關係,由文學作品發表所衍生的活動,以及作家回應時代的方式。後人藉此了解一種時代文化的進程、建構發展的脈絡,也了解發展當中的問題,避免重複問題引致誤解和停滯,以至建立傳統、典範,為後世所參考、鑑照。文學史料有別於文學作品,在於史料一般缺少可讀性,狀態零散,我們很容易忽視史料,直至它終於被編整起來,成為了「史料」。

史料的整理建基於文化需要和歷史意識,中國第一套《中國新文學大系》,一九三五至三六年在上海出版,共十卷。當其時,從一九一七年的新文化運動發展至一九三〇年代中期,不過十多二十年,但對新文學新一代作家來説,已頗有經驗斷裂、史料散失之感。《中國新文學大系》的主催者趙家璧,在回憶文章中多次提及,當時人對於歷史斷裂的共感:「為甚麼當年轟轟烈烈、席捲全國的五四新文學運動,如今人們都已把它看得如此遙遠了呢?為甚麼如劉半農自己所説『當初努力於文藝革新的人,一擠擠成了三代之上的古人』了呢?」;阿英也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索引》編輯感想〉一文提出類似説法。4

《中國新文學大系》之編輯,建基於歷史斷裂的焦慮、共見於鄭振鐸、朱自清、劉半農、阿英等人的文章。朱自清編《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在〈選詩雜記〉提到三○年代中,已面世的詩選本水準參差,整理史料的工作不受重視,新詩熱潮減退,早期的詩作者如朱自清本人已不再寫,他明確提出編選的動機:「我們現在編選第一期的詩,大半由於歷史的興趣:我們要看看我們啟蒙期詩人努力的痕跡。他們怎樣從舊繚銬裡解放出來,怎樣學習新語言,怎樣尋找新世界」5,阿英編的《史料索引》,也提出新文學史料之編整,出於一種歷史斷裂的焦慮:「中國的新文學運動,是已經有了二十多年歷史。在這雖是很短也是相當長的時間裡,很遺憾的,我們竟還不能有一部較好的《中國新文學史》。」6。

除了經驗斷裂、史料散失的焦慮,他們更面對同路人分化、運動成果之抹殺和倒退,鄭振鐸在《文學論爭集》痛心地提出不少當年新文學運動參與者之分化,以及由於經驗斷裂,引致新文學運動理念不彰,而不斷重複申述:

他們不僅和舊的統治階級,舊的人物妥協,且還擠入他們的羣中,成為他們.裡面最有力的分子,公然宣傳着和最初的白話文運動的主張正挑戰的主張的。

祇有少數人還維持闕士的風姿,沒有隨波的被古老的舊勢力所迷戀住,所牽引而去。

更可痛的是,現在離開「五四運動」時代,已經將近二十年了,離開那「偉大的十年間」的結束也將近十年了,然而白話文等等的問題也仍還成為問題而討論着。彷彿他們從不曾讀過初期的《新青年》的文章或後期的《國語》週刊的一類文字似的。許多精力浪費在反覆,申述的理由上。7

在新文化運動將近二十週年的一九三○年代中期,昔日的參與者仍須浪費唇舌,重複為當年的信念申辯,難怪鄭振鐸提出編輯《文學論爭集》、把舊文重刊的意義在於「至少是有許多話省得我們再重説一遍!」當然箇中有着文學以外的因由,三○年代的新文學作家實也面對着國民政府審查、壓制左翼文藝的刊佈,以及在「新生活運動」之名下種種尊孔讀經的復古舉措,如趙家璧所説:「實際上都是對五四文學革命的一種反動,也是國民黨文化『圍剿』的一個組成部分。」8

無論如何,從種種當年記載以及後來的憶述可知,《中國新文學大系》之編纂不純是一項把舊文重刊的工作,更基於文學內部和外部因素造成的歷史斷裂,他們編纂史料,不為編纂而編纂,而是以史料作為理念的證言,也修補斷裂、抗衡反制、超越焦慮。是的,史料一般缺少可讀性,我們真的很容易忽視史料,直至了解它被編纂的文化需要和歷史意義。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在线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在线电子书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在线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 在线电子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