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威尔逊 Edward O. Wilson,生于1929年,当今国际生物学界翘楚,演化生物学先驱,蚂蚁研究权威,殿堂级科学大师。《自然》杂志评价他为“既是世界级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写作者”。《时代》杂志评选他为“全美最具影响力的 25人之一” “世纪人物”。目前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昆虫馆的荣誉馆长。
他以杰出的科学成就,引发了20世纪生物学的数次革命:提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奠定现代物种保护的理论基础;创建“社会生物学”这一全新学科,引发整个知识阶层与社会大众的广泛讨论;倡导“生物多样性”概念,使其成为影响全球的环保理念。进入21世纪,他提出“知识大融通”,致力于搭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桥梁,并对人类的历史演化、当下处境和未来前景等终极问题做出深邃思考……获有100多项大奖,包括美国的国家科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克拉福德奖、泰勒环境成就奖、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等。
他同时非常擅长著述,可以说是极具文采的科学家。先后以《论人性》和《蚂蚁》两度荣获普利策奖。此外,代表作还有《社会生物学》《缤纷的生命》《生命的未来》《知识大融通:21世纪的科学与人文》等。
译者 梁锦鋆,台湾大学物理系毕业,哈佛大学生物物理博士,旧金山艺术学院硕士许可。曾担任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专业人员。开过几次画展。译有《第三种文化》《科学并未终结》《艺术的意义》等书。
融通,关乎人类历史,更关乎人类未来。今天的文化积累已让人类拥有可以改变自身生物本性的力量,以科学探究人性奥秘的新时代已到来。在一个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人性与文化、自我与社会都将被重新定义。威尔逊以无与伦比的雄心壮志提出融通计划,坚信它将赋予未来人类一种分析和预测的强大力量,让我们有能力应对即将到来的巨变。
这是一场浩大的知识历险。从大脑中的化学反应,到文化的基因基础,从颜色语言受到的遗传学限制,到《洛丽塔》中蕴含的生物学原则…爱德华·威尔逊轻松跨越科学与人文的鸿沟,自如穿梭于物理学、人类学、心理学、哲学、宗教、伦理与艺术等各领域间。这位殿堂级的科学大师用清晰、雄辩的文字, 将人类知识的新进展巧妙地编织到了一起,完成了这部博大精深又妙趣横生的著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登上知识的巅峰,将今日破碎的知识风景尽收眼底。读过此书,我们将以全新的方式理解知识。
这是一部我们时代里程碑式的著作,融通的构想也必将成为人类认识自身与世界的一个新起点。威尔逊对未来世代知识图景的大胆想象,凝聚了他毕生对人类、知识和社会进化的深刻思考,极具独创性和启发性。每一位善于思考、关心未来的读者都应该认真聆听。
查理芒格曾说过学习各学科的基本原理很重要,成功将它们应用,成功、财富这类副产品自会到来。看本书,是为了学习融贯不同学科的基本知识、思想或原理,希望能掌握此方法,节省时间,并很好地指导自己学习、应用。 如作者所言,本书的目的是提出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也能够建...
评分历史上某些杰出人物,多才多艺的程度,直教人五体投地。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俨然一个时空穿越者,信手涂鸦都是走在医学前沿的解剖学、组织结构学抑或身后百年才有的机械设计图;二十世纪的爱因斯坦面对自己的非凡成就,只感慨倘非如此,他一定是个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当...
评分工具和框架固然重要,但缺少了可以联结的信息,架构是不会起作用的。 告诉你模型更重要的牛人,往往默认了一个前提条件:你的脑中要有足够丰富的知识积累。 因为,他们早就过了这个阶段。 要想学习,首先必须保持“无知”,我们要做的是:保持提问的热情、少套用现成的答案,发...
评分没看过译本,不知道翻得怎么样。但是原文写的真心很好,看完就会瞬间感动。。。虽然看这书得契机是为了准备gre,但是这本书最后成为我准备gre唯一得美好回忆了。。。。。。。。。。。。。。。。。。。。。。。。。。。。。
评分令人哭笑不得的《论契合》中译本 ·方舟子· 我已写了五篇文章证明田洺教授不具有及格的英语阅读能力,他翻译的科普 著作虽然大多由三联书店这样的著名出版社出版,却除了《双螺旋》是几乎全盘 剽窃别人翻译外,其他都是...
就是这些书,模糊了牛逼和傻逼的界限。 这种书需要多读几本,实实在在跨学科的好知识啊。
评分我们如果依赖人工替代品来维持自身和生物圈的活力,所有的事物终将变得脆弱;我们如果抛弃其他生命,必定使我们变得永远贫乏;我们如果放弃遗传天性,接受机器辅助下的理性,并且以进步为名,让伦理、艺术和生命意义屈服于散漫不经的习惯之下,幻想自己如神一般尊贵,而不受古老传承的束缚,那么我们将变得什么也不是。
评分我们如果依赖人工替代品来维持自身和生物圈的活力,所有的事物终将变得脆弱;我们如果抛弃其他生命,必定使我们变得永远贫乏;我们如果放弃遗传天性,接受机器辅助下的理性,并且以进步为名,让伦理、艺术和生命意义屈服于散漫不经的习惯之下,幻想自己如神一般尊贵,而不受古老传承的束缚,那么我们将变得什么也不是。
评分很有野心的作品。作者是在生物学领域、进化论领域上镜率颇高的学者。这本书更加展现了他在其他人文学科方面的广博。从体验来讲,开篇以及生物学方面的叙述更为吸引人。着重强调基因_文化协同进化。流畅,最后还是有点环保主义的呼吁。
评分这样的书,会毁了我阅读的兴趣,净是生涩的名词,对我几乎没有用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