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是一位跨越了英语与俄语世界的文学奇才。生于1940年的列宁格勒,布罗茨基的前半生在母国苏联度过,他的大部分诗歌成就也是用俄语完成的;1972年,永别故土、定居美国的布罗茨基从零开始学习英语,进而一举成为英语世界最为卓 越的散文大师之一。诚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所给出的自我认知:“我是一名犹太人;一名俄语诗人;一名英语散文家。” 1986年,布罗茨基荣获美国国家书评奖,198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91年获选“美国桂冠诗人”。其代表作品有诗集《诗选》、《词类》、《致乌拉尼亚》,散文集《小于一》、《悲伤与理智》,散文《水印》等。
《水印:威尼斯随笔》是布罗茨基对于威尼斯这个最美丽的城市所描绘的最为机智、优雅而又迷人的肖像,将这个城市的每个侧面尽收笔端,从她的航道、街道、建筑,到其政治和人民、风土人情乃至传统美食,将威尼斯自然与人文方面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这个城市已经成为布罗茨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与他的血肉不可分割。《水印》是20世纪所有有关威尼斯的记述中最为优美而又经典的一部,是布罗茨基唯一单独成书的散文作品,也成为诗人销量最大、译本最多的文学作品。
《水印·魂系威尼斯》:在这本书中,布罗茨基说他对这部电影没什么要说的,这便是我看《魂断威尼斯》这部电影的起点。看完后,我同意布罗茨基的说法,那是因为关于艺术与历史、艺术与道德、艺术与政治、艺术与精神,以及艺术与美之间的关系,在散文集《悲伤与理智》中,他的立场...
评分什么是水。什么是美。 什么是贯穿过去和未来的眼泪。 什么是分隔城市与人类的界碑。 非典型性游记,觉得作者笔下的威尼斯也和其它作品里的印象很不一样。今日份被戳中:'灰尘是时间的肉体,是时间的真正的血肉之躯。砖头和砖砌工艺也是另一种肉体,当然不是生肉,但也鲜红,而...
评分“很久以前,1美元能兑970里拉,我32岁。地球也比如今轻了二十亿个灵魂。在那个寒冷的十二月的夜晚,当我抵达火车站的酒吧时,里面空无一人。我站在那里,等待着我在这座城市认识的那个唯一的人来接我。” 这是在俄裔美籍诗人、1987年的诺奖得主布罗茨基《水印》一书的开头。...
评分什么是水。什么是美。 什么是贯穿过去和未来的眼泪。 什么是分隔城市与人类的界碑。 非典型性游记,觉得作者笔下的威尼斯也和其它作品里的印象很不一样。今日份被戳中:'灰尘是时间的肉体,是时间的真正的血肉之躯。砖头和砖砌工艺也是另一种肉体,当然不是生肉,但也鲜红,而...
评分在托马斯•曼创作的小说《死于威尼斯》问世,以及意大利名导演维斯康蒂将其视觉化为美轮美奂的同名电影之后,很难想象还有哪一部写威尼斯的文学作品可以超越《死于威尼斯》。偏偏俄裔美国诗人、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不信这个邪,写出了独具一格的长篇散文《水印—...
布罗茨基真是会写,冷光里笔调轻逸,跳跃闪回挥洒自如,幽默嘲讽里又隐含万千感慨……
评分第一句就译错了。
评分「就像彼得堡延伸進了一個更好的歷史之中」
评分威尼斯的冬天,扫去一切枯萎的绿色,那些个人类
评分没有校对,没资格谈翻译,但感觉基本能读出布罗茨基的文体,而且许多译注让人觉得译者能把握到作者的点在哪里,所以没什么意见,除了地名翻译(会专门谈一下)。另外第一条译注就说意大利语都会用仿宋体标出,结果全书一个仿宋体都没有,这实在是太拆烂污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